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R(Mg)/R(Na)
B.R(P)/R(Cl)
C.R(Al3+)/R(Na+)
D.R(K)/R(Br)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同周期元素(主族),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或阴离子半径都依次减小。钠和镁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钠在镁的左边,钠原子半径大于镁原子,R(Mg)/R(Na)小于1,A错。磷和氯都位于第3周期,磷在氯左边,磷的原子半径大于氯,R(P)/R(Cl)大于1,B对。钠和铝都失去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都具有两个电子层,铝的核电荷数大于钠。铝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大,铝离子的半径小于钠离子,它们的半径比值小于1,C错。钾和溴都位于第4周期,都是主族元素,钾的原子半径大于溴,两原子半径比大于1,D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说法中,能证明某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纯水的是
A.测得该液体pH=7
B.电解该液体得到H2和O2,且其体积比为2∶1
C.向其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钾,钾浮于液面剧烈滚动,发出咝咝的声音
D.在1.01×105Pa压强下测得该液体的沸点为1000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碳碳双键是平面型结构,因此丙烯分子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C正确,D不正确。单键是δ键,双键是由1个δ键和1个∏键构成,所以丙烯分子有8个δ键,1个∏键,A不正确。甲基碳原子是sp3杂化,但碳碳双键的碳原子是sp2杂化,B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不断升高温度,可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依次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极性键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不能解释的是
A.I2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HCl易溶于水
B.在水中的溶解度:C2H5OH>CH3CH2CH2CH2OH
C.不同的烃之间相互溶解
D.I2易溶于KI溶液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故A不选;
B选项水是极性分子,乙醇中含有乙基,戊醇中含有戊基,乙基对羟基的影响较小,导致乙醇接近于极性分子,而戊基对羟基影响较大,使戊醇接近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乙醇易溶于水,而戊醇较难溶于水,故B不选;C选项烃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不同的烃之间相互溶解,故C不选;D选项I2在KI溶液中与I-互相作用生成I3-离子,I2+I-=I3-,I3-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碘在KI的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所以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D选;
考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