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X仍无沉淀,则X可能是
A.CO2
B.NH3
C.NO2
D.H2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之所以未见有沉淀,是因为SO2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而在酸性溶液中BaSO3是不可能生成的。因此要想生成沉淀可以降低溶液的酸性生成BaSO3沉淀,或者加入氧化剂将SO2氧化成SO42-,从而生成BaSO4沉淀。所以选项BC可以,CO2溶于水仍显酸性,因此不会生成沉淀,A正确。因为H2S具有还原性,而SO2具有氧化性,二者混和可发生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所以溶液会变混浊。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下列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的是
A.Zn+FeCl2(溶液)
B.Na+FeSO4(溶液)
C.Fe2O3+CO
D.Al+Fe2O3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A.锌的金属性比铁活泼,能置换出铁;
B.钠在溶液中先和水反应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
C.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但不是置换反应;
D.铝热反应是置换反应,能置换出铁;
解答:A.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的金属性大于铁,所以Zn+FeCl2=ZnCl2+Fe,符合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征,故A正确;
B.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应为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FeSO4+2NaOH=Fe(OH)2↓+Na2SO4,得不到铁单质,故B错误;
C.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反应,氧化铁失去氧生成铁发生了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得到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Fe2O3+3CO
2Fe+3CO2,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C错误;
D.氧化铁和铝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
2Fe+Al2O3,是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置换反应相关方面的内容,熟记和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铝热反应等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A.通常状况下,干燥的Cl2不与Fe反应,因此可用钢瓶储运液氯
B.向铁与稀H2SO4反应的烧杯中,滴入少许CuSO4溶液,能加快H2生成的速率
C.由于Al在常温下与浓HNO3、浓H2SO4不反应,故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NO3或浓H2SO4
D.常温下,镁、铝都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使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
B.能构成原电池且作负极的金属加快被腐蚀速率;
C.常温下,铝和浓硫酸、浓硝酸能发生钝化现象;
D.常温下,镁和铝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解答:A.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铁不易被腐蚀,则可以用钢瓶储运液氯,故A正确;
B.锌置换出铜,铜、锌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故B正确;
C.常温下,铝和浓硫酸、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反应,而不是铝和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故C错误;
D.常温下,镁和铝都是亲氧元素,镁和铝都易与氧气生成氧化物薄膜而阻止金属进一步被腐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原电池原理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注意钝化现象中物质间不是不反应,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二价金属A与稀硝酸反应时,A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硝酸被还原的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H4)2SO4
B.Al(OH)3
C.Na2SO4
D.Mg(NO3)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等.(NH4)2SO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盐酸反应;Na2SO4不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NO3)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盐酸反应.
解答:A、(NH4)2SO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强碱制弱碱,不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故B正确;
C、Na2SO4是强酸强碱盐,不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Mg(NO3)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与强酸强碱反应的性质,盐类、两性化合物与强酸强碱反应遵循的复分解反应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