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1体积的乙醇与3体积的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40℃制乙烯
B.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附着酚醛树脂的试管
C.用食盐与稀硫酸反应制HCl气体
D.以盐酸、石灰石、苯酚钠溶液为试剂,验证酸性强弱关系:盐酸>碳酸>石炭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与所用仪器(或试剂)一定匹配的是
A.分液~长颈漏斗
B.蒸馏~冷凝管
C.萃取~乙醇
D.溶解~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分液可以用分液漏斗来分离;
B、蒸馏装置: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温度计,双孔塞等;
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作萃取试剂;
D、物质的溶解不一定用水来溶解,有的物质是难溶于水的.
解答:A、分液可以用分液漏斗来分离,不能用长颈漏斗,故A错误;
B、蒸馏装置中的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温度计,双孔塞等,故B正确;
C、在实现物质的分离试验时,由于乙醇和水是互溶的,有时不能用作萃取试剂,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不一定用水来溶解,因为有的物质是难溶于水的,必须采用其他溶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离的方法和仪器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可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B.将氯化钴晶体溶于水,可得到粉红色的溶液
C.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过量
D.Zn-Cu原电池(如图)实验中,搅拌溶液可使灯泡亮度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形成络离子;
B.晶体溶于水,离子有颜色;
C.过量强氧化剂(如氯气)能氧化碘单质;
D.搅拌加快离子的移动.
解答: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生成四氨合铜络离子,观察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故A正确;
B.将氯化钴晶体溶于水,钴离子为粉红色,可得到粉红色的溶液,故B正确;
C.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时,酸化后,加适量的H2O2将I-完全氧化为I2,故C错误;
D.搅拌溶液,加快离子的移动,可使灯泡亮度增加,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络离子、氧化还原、电化学等知识点,侧重基础知识和实验分析能力考查,题目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A.点燃
B.通过溴水
C.通过氢气
D.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2,所以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方法是通过溴水,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