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①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置换出了铜;
②氯气和金属反应时,氯气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态;
③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变价金属氧化到最高价;
④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会和三价铁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⑤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一般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
解答:①铁置换出了铜,可以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故①正确;
②氯气和金属反应时,氯气将金属铁和铜氧化到最高价态,不能证明金属的活泼性,故②错误;
③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变价金属铁和铜氧化到最高价,不能证明金属的活泼性,故③错误;
④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会和三价铁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只能证明还原性:Cu>Fe2+,
氧化性是:Fe3+>Cu2+,不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④错误;
⑤将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形成的原电池中,负极金属Fe的活泼性强于正极金属Cu的活泼性,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⑤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同一类型晶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所给信息可知:C60是一种单质,且C60是一种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是绝对不会存在离子键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C60的有关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H2
C.NaCl
D.H2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B、为非极性共价键;D、极性共价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钠着火时,能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A.水
B.沙子
C.煤油
D.湿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用来灭火的物质和金属钠之间不能反应.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②将物体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③切断可燃物;④着火物质不与灭火物质发生反应或者反应后不能产生可燃物质;⑤灭火物质不能助燃.
解答:钠和水能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所以水不能灭火,故A错误;
B.沙子能隔绝空气,所以沙子能灭火,故B正确;
C.煤油自身易燃烧,不能来用灭火,故C错误;
D.湿布中含有水,能和钠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气体氢气,所以不能用湿布灭火.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火灾灭火为载体考查了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钠产生的火灾.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相同条件下,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Mg、Al分别加入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稀盐酸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不可能是
A.甲(Na)>乙(Mg)>丙(?Al)
B.甲(Na)>乙(Mg)=丙(?Al)
C.甲(Na)<乙(Mg)<丙(?Al)
D.甲(Na)=乙(?Mg)=丙(A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分情况讨论:
①酸不足量,且三种金属与酸反应后都过量时;
②三种金属都不足量、酸过量时;
③酸不足量且钠与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然后依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来分析.
解答: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2Na+2HCl=2NaCl+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A、镁、铝只和酸反应,钠和酸、水都反应,无论酸过量还是金属过量,都不会出现甲(Na)>乙(Mg)>丙(Al),故A错误;
B、酸不足量,且三种金属与酸反应后都过量时,镁、铝只和酸反应,所以乙、丙两支试管得到的氢气全部来自于酸,所以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钠不仅和酸反应还和水反应,所以甲试管的氢气来自于为水和酸,导致甲试管得到的氢气体积大于乙、丙两支试管得到的氢气,故B正确;
C、三种金属不足量、酸过量时,以金属为标准进行金属,根据方程式知,生成的氢气最多的为铝,其次为镁,最少的为钠,故C正确;
D、酸不足量且钠与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全部来自于酸,因为酸的量相同,所以生成的氢气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方程式的计算及过量问题,难度不大,注意钠不仅和酸反应还和水反应,这是解题的易错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