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B.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将FeCl3溶液加热即可
C.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雾霾天气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雾霾是一种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答案:B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把氯化铁逐滴加在沸水中,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用丁达尔现象可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用渗析方法精制胶体。
A、正确,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C.正确,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丁达尔效应;
D.正确,这是胶体的一种,雾霾气溶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能不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 +CO2Fe3O4+3H2O+C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比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大,该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沸水
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区分溶液和胶体
C.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胶体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注意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当液体变成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A错误;B溶液和胶体都能通过滤纸,故B错误;C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故C错误;D胶体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悬浊液
B.分散质是水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完全电离成Fe3+和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胶体不是悬浊液,A不正确;B不正确,分散质是氢氧化铁,分散剂是水;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氢氧化铁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胶体结构和性质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