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B.乙装置可用于过滤颗粒很小的沉淀,不宜于过滤胶状沉淀
C.丙装置可用于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下:仪器组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针筒活塞向外拉一段距离,然后松手,观察针筒是否能回到原来刻度处
D.丁装置不可用来模拟氯碱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乙是布氏漏斗,不适于过滤颗粒很小的沉淀,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或结论正确的是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B.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碳酸钠粉末中的碳酸氢钠
D.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发生突变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Na2CO3与CO2也反应,A项错误;加热氯化铵得到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而且二者会反应重新生成氯化铵,B项错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C项正确;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发生突变而且在半分钟内不回复原来的颜色,达到滴定终点,D项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B.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使得溴苯中引入杂质碘;除去CO2中的少量SO2,应用饱和NaHCO3溶液;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免将滤纸搅拌破裂 ,造成漏液。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步骤一:这种油在80℃~87℃区间内蒸馏时,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拉第当时测得这种化合物的熔点为5.5℃,沸点为82.2℃
步骤二:在阳光照射下,让氯气与这种物质作用,生成两种物质。
步骤三: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汽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氯化钙的吸收管完全吸收。
若0.782g蒸汽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0.721g碳和0.061g氢。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一,蒸馏装置如上图,蒸馏的原理是:?????????????????????????,欲蒸馏出苯,加热方式最适宜用:???????????????????????????????????????????。
⑵写出步骤二中苯与氯气光照生成对二氯苯的化学方程式:???????????????????????
⑶步骤三中,甲装置盛放的药品是?????????????????????????
⑷当时相对原子质量为C=6,H=1,法拉第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
参考答案:(每空2分)(1)一互溶的液休混合物,依据沸点不同,将其分开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化学史资料考查蒸馏实验的基本操作和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
(1)因苯的沸点为82.2℃,低于100℃,故可用水浴加热,可使受热均匀。(2)依据步骤二“生成两种物质”的提示,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从而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因为要测得反应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所以应先用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再用碱石灰吸收CO2,注意次序不能颠倒,因为碱石灰也能吸收水。(4)C:H=0.712/6:0.064/1=2:1,故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C2H。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些化学试剂瓶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列物质的试剂瓶上所贴化学品标志有错误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
| NaHCO3
| 黑火药
| 浓H2SO4
| KMnO4
|
危险警告标识
| 
|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NaHCO3是有腐蚀性的试剂,不是有毒的试剂。错误。其它各个标示与试剂都相吻合。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