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是因为形成了氢键
C.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不能影响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稳定性和化学键有关系,所以选项A正确,D不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离,和氢键无关系,B不正确。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系,C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氢键含义,以及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的变化是(??)
A.固体碘的升华
B.生右灰作为干燥剂吸水
C.氯化钠的熔化
D.酒精溶解于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变化既有化学键的破坏又有化学键的形成的是(??)
A.碘升华
B.冰融化
C.浓盐酸挥发
D.NH4Cl受热分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均属于属于物理变化,化学键既没有被破坏,也没有形成化学键。C也是物理变化,没有破坏化学键,但形成了化学键。D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D.1mol CO2(g)和1mol H2(g)反应生成1mol CO(g)和H2O(g)要放出41kJ的热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知,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反应热为“-”也可知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正确;从图示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故C、D错误,答案选D。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明确正逆反应的反应热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子中,键角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BeCl2>BF3>CH4>NH3
B.CH4>NH3=BF3>BeCl2
C.BeCl2>BF3=NH3>CH4
D.NH3>CH4>BeCl2>BF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氯化铍是直线型结构,键角是180°,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键角是120°,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键角是109°28〞,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键角是107°,所以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识记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分子空间构型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