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B.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C.向某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出现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醛类物质
D.测氯水的pH值,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
B.CCl4密度比水大;
C.向某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出现红色沉淀,说明有机物中含有-CHO;
D.氯水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解答: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溶液中存在NO3-,再加入1mol/L稀硫酸,是由于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而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
B.CCl4密度比水大,分液时,在分液漏斗的下层,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出现红色沉淀,说明有机物中含有-CHO,但不一定为醛类物质,可能为还原性糖、甲酸或甲酸酯等物质,故C错误;
D.氯水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充分反应后为白色,无法测p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硝酸的性质、有机物的分离、检验以及氯水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
B.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
C.芒硝的化学式是Na2SO4?10H2O;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解答:A.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硅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iO3,故A正确;
B.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H2O,故B正确;
C.芒硝的化学式是Na2SO4?10H2O,故C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是CaCO3,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名称、俗名的熟悉与化学式的正确书写,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俗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常温下能用铁罐或铝罐贮存的是
A.浓H2SO4
B.浓HCl
C.稀H2SO4
D.稀H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硫酸反应,即发生了“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铁、铝制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m?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后再通过足量Na2O2后,Na2O2的质量增加x?g,则m和x的关系是
A.m>x
B.m<x
C.m=x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利用差量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
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质量增重△m为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
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质量增重△m为2H2O-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解答: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质量增重△m为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
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4NaOH+O2↑,质量增重△m为2H2O-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所以固体质量的增加量就是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即x=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中等,注意从CO2、H2O与Na2O2生成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规律,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 把SO2通入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Ba(NO3)2、HCl
B.BaCl2、NaCl
C.NH4Cl、CaCl2
D.MgCl2、(NH4)2SO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a(NO3)2、HCl混合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当通入二氧化硫后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其他选项均不反应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