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B.线段BD表示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关系为:
,所以,A~B为I—发生反应,由方程式
可得,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为2mol;C~D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
C.将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中可以制取氨气
D.单质氯气及单质硫与铁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200 mL 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其转化为只含Na2CO3溶质的溶液(不考虑溶质的水解),实现转变的物质X有多种,符合条件的X物质一组是(??? )
编号
| A
| B
| C
| D
|
X的化学式
| Na
| Na2O
| Na2O2
| NaOH
|
加入X的质量(g)
| 4.8
| 6.4
| 7.8
| 1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5分)已知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 (浓) = MnCl2?+ Cl2↑+2H2O,现用足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若标准状况下制得Cl22.24L求: (1)二氧化锰的质量; (2)把(1)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 mL,从中取出10.0 mL,加入10.0 mL 0.600 mol / L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将氯离子完全沉淀。求(1)中反应后溶液稀释到50 mL时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5分)??(1)8.7g(2分)??(2)0.6mol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0分)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 ,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 ? ? 。 (4)2005年以来,淮安、无锡等地发生重大液氯泄漏事故。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请填写序号 )。 ① 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或地铁转移 ② 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③ 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④ 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新开挖的坑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参考答案:(10分)(1)分液漏斗(1分浓盐酸(1分) (2)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里面盛有浓盐酸。 (2)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原理是2Cl2 + 2 Ca(OH)2=CaCl2 + Ca(ClO)2 + 2H2O。 (3)①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应该降低温度,即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置于冰水中冷却。 ②由于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所以另一个副反应是2HCl + Ca(OH)2 =CaCl2 + 2H2O。 (4)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