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7分)
(1)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还原法,②电解法,③热分解法。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Ⅰ.Fe、Zn、Cu
等中等活泼金属 。
Ⅱ.Na
、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 。
Ⅲ.Hg、Ag等不活泼金属 。
(2)写出以锌片、铜片为两极,稀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
参考答案:
(1)Ⅰ.①,Ⅱ.②,Ⅲ.③(每空1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 ,乙为 。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少量气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参考答案:(1)C、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A.甲中不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错误;B.在甲烧杯中没有构成原电池,Zn活动性强,能够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冒气泡,在Cu上无现象;在乙烧杯中,二种金属形成了原电池,由于 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Zn是负极,Cu是正极,在烧杯乙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错误;C.由于在两个烧杯中硫酸反应变为ZnSO4,溶液的酸性减弱,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正确;D.原电池反应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正确;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Cu→Zn,错误。(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化学能变为热能,乙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少量气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锌片不纯,在锌片上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则铜电极上是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被还原,该电极反应方程式是:Cu2+ + 2e- = Cu。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反应的能量转化、反应现象的原因分析、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因为两电极的活泼性相同,所以该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Mg条、Al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电流计连接成原电池,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g比Al活泼,Mg 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C.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Al是电池阴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原电池中,Al发生反应,Mg不反应,故错;C项:内电路中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故错;D项:不会有沉淀析出,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度易。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A的金属性强于B
B.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发应是还原反应
D.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原电池中,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是正极,说明A的活泼性弱于B的,但A不一定排在氢前面,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