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常数(25 ℃)
| 1.8×10-5
| 3.0×
| K1=4.3×10-7 K2=5.6×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 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2)常温下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3)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 ,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理由是 ;
 (4)25 ℃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填准确数值)。
参考答案:(1)a,b,d,c (2)A (3)大于 稀释相同倍
本题解析:(1)观察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为CH3COOH>H2CO3>HClO>HC ,而这些酸失去氢离子后水解能力却正好相反,所以得出pH大小顺序为a,b,d,c。 (2)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后电离程度增大,但CH3COOH、CH3COO-、H+浓度却都要减小,但c(OH-)却是增大的,且CH3COOH浓度减少最多,所以A减小,B增大,C不变,D增大。 (3)观察图示稀释100倍pH变化小于两个单位说明HX也为弱酸,pH变化大于醋酸pH变化,因此酸性大于醋酸,电离常数大于醋酸;稀释后c(H+)小于醋酸溶液中的c(H+),所以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减小。 (4)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Na+)=c(H+)-c(OH-)=10-6 mol/L-10-8 mol/L=9.9×10-7 mol/L。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14分)Ⅰ、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 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三角漏斗;胶头滴管。有下列药品:①NaOH固体;②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③未知浓度的盐酸;④Na2CO3溶液;⑤蒸馏水。试回答以下问题。 (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 (2)配制250mL0.1000mol/LNaOH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 (3)过滤时,应选用上述玻璃仪器中的 (填编号) Ⅱ、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参考答案:Ⅰ、(1)指示剂;(2分) (2)250mL容量瓶;(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盐酸和NaOH溶液都是无色溶液,在滴定时无明显现象,所以还需要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达到了滴定终点。(2)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在称量时用到天平,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移液时是将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时要用胶头滴管,最后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还缺少250ml的容量瓶。(3)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选①④⑤⑧⑩。Ⅱ、(1)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会氧化橡皮管,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用酸式滴定管盛装;草酸溶液是无色的,KMnO4溶液是紫色的,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由于滴定管上沾有水使得高锰酸钾的浓度变小,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变多,导致草酸的浓度偏高。(3)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用去的KMnO4溶液体积为(b-a) ml,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为(b-a)×10-3×c mol,又根据2KMnO4+5H2C2O4+3H2SO4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