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1)四种制取Cu2O的方法
(a)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备Cu2O;
(b)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c)电解法制备Cu2O。原理如上图所示,则阳极电极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d)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制得的Cu2O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①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 mol水蒸气,发生反应:
2H2O(g)
2H2(g)+O2(g) △H=+484 kJ/mol 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

前20min的反应速率v(H2O) =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达平衡时,至少需要吸收的光能为___________kJ。
②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Cu2O在某相同条件下分别对水催化分解,产生氢气的体积V(H2)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d方法制得的Cu2O催化效率相对较高
B.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C.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粗细、表面活性等有关
D.Cu2O催化水分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参考答案:(1)(c)2Cu-2e-+2OH-=Cu2O+H2O;(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实验题 (15分)
下面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
⑵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⑶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氯气和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⑷能用于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装置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⑸若用C装置作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可通过观察??????????????????????????????????????????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
结论。
②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
参考答案:⑴ E(2分)?⑵AB(2分)?⑶.A(2分)?⑷A(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反应的热效应
B.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C.滴定法测FeSO4
D.构成铜锌原电池溶液的浓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可以,反应放热红墨水左低右高;B反应太快,不易操作;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乳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C错误.D、在有盐桥的原电池中,半反应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应该是相同的元素,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 溶液褪色
| 有机物含碳碳双键
|
B
|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酸性:碳酸>苯酚
|
D
| 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别与浓溴水混合
| 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 羟基影响了苯环的活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碳碳三键也能使溴水褪色,选项A正确;乙醇具有还原性,重铬酸钾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所以碳酸可以制备苯酚,C正确;受酚羟基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氢原子活泼性增强,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旨在培养规范严谨的实验分析、设计以及实验评价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 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碳酸
| B
| AgCl沉淀中滴入Na2S溶液
| 白色沉淀变黑色
| Ag2S比AgCl更难溶
| C
| 向AlCl3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碱
| D
|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在酒精喷灯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钠元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结论不正确,酸性是碳酸的大于苯酚的。C中氢氧化钠没有过量,不能判断氢氧化铝是否溶于强碱。D中焰色反应中实验中应该用铂丝蘸取待测液,而是玻璃棒。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