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A.很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起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H3极易溶于水,从而使烧瓶内压强降低。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3分)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否有NO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甲装置的c应该与乙装置的????????连接(填“d”或“e”)。
(3)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步骤如下:
i仪器组装完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试剂。打开旋塞a,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旋塞a。
ii打开旋塞b,滴入xmol·L-1浓硝酸V mL,充分反应后冷却,固体仍有剩余。
iii用NaOH溶液滴定乙装置中溶液,得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mol。
①步骤i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
②为了准确测定甲装置中产生NO2的量,在步骤ii和iii之间应补充的操作是:
????????????????????????????????????????????????????????????????。
③当xV×l0-3??????3n(填“>”、“=”或“<”),则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有NO生成。
④该实验设计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废水中的氮常以含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生物处理的方法是先将大多数有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然后通过进一步转化成N2而消除污染。生物除氮工艺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氨态氮转化为中间过渡形态的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被水中的有机物还原为氮气。见图中之①。反应过程为如下(注:有机物以甲醇表示;当废水中有机物不足时,需另外投加有机碳源)。2NH4++3O2==2HNO2 +2H2O +2H+???????? 2HNO2 +O2===2HNO3
6NO3―+2CH3OH→6NO2―+2CO2+ 4H2O???? 6NO2―+3CH3OH→3N2 +3CO2+ 3H2O+ 6OH―
【方法二】与方法一相比,差异仅为硝化过程的中间过渡形态只有亚硝酸态氮。见图中之②。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NH4+的空间构型为?????????。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危害有?????和??????等。 (2)方法一中氨态氮元素1g转化为硝酸态氮时需氧的质量为???????g。 (3)从原料消耗的角度说明方法二比方法一有优势的原因:??????????????????????。 (4)自然界中也存在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农业上可通过松土作业,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其原因是???????????????????。 (5)荷兰Delft大学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试验确认了一种新途径。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作为氧化剂,在自养菌作用下将氨态氮(氨态氮以NH4+表示)氧化为氮气(见图中过程③)。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正四面体。破坏臭氧层、光化学污染、形成酸雨等。(答两点
本题解析:(2)氨态氮与消耗氧气的关系式为2N~2NH4+~(3+1)O2,据此计算即可。 (3)对比方法一、二,发现方法一中将亚硝酸氧化到硝酸态,再用甲醇还原生成亚硝酸态的步骤。 (4)题中明确反硝化就是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故防止反硝化就是防止还原的发生,提供氧化剂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7分)下图是利用红磷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图。
 (1)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红磷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 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实验说明】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锥形瓶A中盛满了氧气;管C中盛满了氮气,并放有红磷固体;试管D是空试管:分液漏斗B中装有蒸馏水。在实验时,蒸馏水不够可以得到补充。 【实验步骤】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按照上述的要求,设法填装好试剂,并连接好整套实验装置。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完善下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管C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对应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 ①
| ? ???????????????
| 现象:??? 结论:???
| ? ②
| ? ??????????????
| 现象:??? 结论:???
| ? ③
| ? ???????????????
| 现象: 结论:???
| ? ④
|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 酒精灯
| 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结论: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 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实验反思】 Ⅰ.后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有一步骤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Ⅱ.有人又认为按照步骤④进行操作,要产生步骤④的预计现象。锥形瓶A中的气体和分液漏斗B中的液体,除了可以是氧气和蒸馏水的组合外,还可以是另外的两种组合:(两种组合中的气体不同,且都不是氧气:两种组合中的液体酸碱性不同,且都不是蒸馏水) 组合l:???????A中:?????????,?B中:???????。 组合2:A中: ????????,?B中:???????。
参考答案:在D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
本题解析: ⑴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在D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1、K2,用酒精灯微热管C,如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叙述要简洁,完整,合理即可) ⑵①验证燃烧需要氧气;②恢复温度,为充氧气,加热做准备;③说明氧气、加热同时存在时,红磷才燃烧。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① 点燃酒精灯加热 红磷未燃烧, 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② 题示 ?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1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在加热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 ? 本题难度: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