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①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Zn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溶液中H+移向______(填“Cu”或“Zn”)极.
③无论a和b是否连接,Zn片均被腐蚀.若转移了0.2mol电子,则理论上Zn片质量减轻______g.
(2)有同学向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1)①a和b不连接时,该装置不构成原电池,锌和氢离子发生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C2H6+36OH?–28e?=4CO32?+24H2O,14H2O+7O2+28e?=28OH?。有关此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B.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D.参加反应的O2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知,乙烷在负极通入,氧气在正极通入,选项AB不正确,C正确。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参加反应的O2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2+(aq)
B.2?Ag(s)+Cd2+(aq)=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
C.盐挢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
D.乙图当有l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克Ag析出
参考答案:A.根据图片知,Cd失电子,Co2+得电子,所以其电池反应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Ⅰ.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Ⅱ.(1)如图所示,烧杯中为CuCl2溶液,在图中画出必要的连线或装置,使连接后的装置为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

铁板: ;碳棒: 。
(2)铜片、锌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当导线上通过3.01×1022个电子时,锌片质量减少________g。铜片表面析出氢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Ⅰ.D、F、G Ⅱ.(1)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知:
A、该装置只有一个电极材料,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B、该装置只有一个电极材料,且石墨和电解质溶液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C、两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错误;
D、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E、酒精不是电解质,铁和酒精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
F、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G、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正确;
H、该装置两电极间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答案选D、F、G
Ⅱ.(1)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是活泼的金属,所以铁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再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是Fe-2e-=Fe2+、Cu2++2e-=Cu。
(2)铜片、锌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是Zn-2e-=Zn2+、2H++2e-=H2↑。3.01×1022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2÷6.02×1023/mol=0.05mol,所以锌片质量减少0.025mol×65g/mol=1.625g,铜片表面析出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0.025mol×22.4L/mol=0.56L。
考点:考查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有关计算等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