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mol·L-1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 液体
| 固体
| 混合前温度
| 混合后最高温度
|
①
| 35 mL水
| 2.5g NaHCO3
| 20℃
| 18.5℃
|
②
| 35 mL水
| 3.2g Na2CO3
| 20℃
| 24.3℃
|
③
| 35 mL盐酸
| 2.5g NaHCO3
| 20℃
| 16.2℃
|
④
| 35 mL盐酸
| 3.2g Na2CO3
| 20℃
| 25.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为吸热反应,不能仅根据实验③混合后溶液温度降低而判断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结合实验①综合判断,故A错误;B.根据实验②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不能仅根据实验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升高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根据实验①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后混合液温度从20℃降低到18.5℃,而实验③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从20℃降低16.2℃<18.5℃,通过反应Ⅰ后混合液温度更低,证明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同理根据实验②碳酸钠溶于水,混合液温度从20℃升高到24.3℃,实验④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温度从20℃升高到25.1℃>24.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的温度比碳酸钠溶于水后升高的温度更高,证明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D.根据选项C的分析可知,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探究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4分)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 2NH3(g) ΔH=Q kJ·mol-1。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E1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2×107 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和1.5 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或“=”)46.2 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E1减小,E2减小。(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即最高能量降低,所以E1和E2均减小; (2)因为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当0.5mol氮气与1.5mol氢气完全转化为氨气时才放出46.2kJ的热量,所以实际放出的热量要小于46.2kJ。 考点:考查催化剂的作用,对可逆反应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O2中化学键需要消耗496kJ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molH-O键释放463kJ能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O2=2H2O;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碘升华,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同样选项BC也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共价键被破坏,但不是化学变化,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60 B.CaCl2 C.NH4NO3 D.C6H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C60是C元素的单质。错误。B.CaCl2是离子化合物。错误。?? C.NH4NO3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错误。D.C6H6是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