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托盘天平两盘内分别放入一个质量相同的烧杯,烧杯里有100 mL 1 mol·L-1H2SO4,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哪些物质经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A.各10 g的Mg和Zn
B.各1 g的Mg和Zn
C.各0.1 mol的Mg和Zn
D.6.5 g的Mg,0.1 mol Zn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价态相同,质量相等的金属Mg和Zn与H2SO4反应放出H2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必然保持平衡,而要它们放出的H2质量相等时,加入的金属过量即可满足。经计算A项正符合上述条件。B项中尽管二者的加入质量相等,保持了平衡但由于H2SO4过量,反应后金属中摩尔质量小的放出H2多于摩尔质量大的,最终金属消耗殆尽,指针偏向Zn,C项中Mg和Zn放出H2质量相等而加入的质量不等,同样不能维持平衡。D项理同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在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CO时,必须先检验CO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④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待变色后再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
⑥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A.①⑥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应为长进短出,B 项应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并且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不应把水倒入浓硫酸中,D项不应把NaOH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应放在已知质量的小烧杯内或表面皿上称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Na2CO3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Na2SO4 (设均不含结晶水),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两种方案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利用下列方案完成Na2CO3质量分数的測定

(1)操作③和④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
(2)上述操作①~④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有______(填操作序号)。
(3)判断操作②否完成的方法是______
方案二: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选用下列试剂: a.浓硫酸b.饱和NaHCO3溶液C.6mol/L盐酸D.2mol/L硫酸, e.碱石灰f. 无水CaCl2,測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4)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 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A
| ?
| 鼓入空气时洗去CO2
|
B
| ?
| 使样品充分反应放出气体
|
C
| a
| ?
|
D
| e
| 充分吸收CO2
|
E
| e
| ?
?
参考答案:(1)过滤、洗涤(2分)??(2)①③④(2分)?(3)取上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操作是过滤,因此操作③是过滤。过滤后得到的固体需要洗涤和干燥,操作④是洗涤。 (2)溶解、过滤和洗涤均需要玻璃棒,所以操作①~④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有①③④。 (3)如果操作②已经完成,则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会继续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判断操作②否完成的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夜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操作②已经完成,反之没有完成。 (4)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CO2,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生成的CO2气体来测定碳酸钠的纯度。为了把装置中的CO2气体全部吸收,需要通过鼓入空气。但由于空气中也含有CO2和水蒸气,所以A装置中盛放的是碱石灰。盐酸易挥发,所以应该用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即B装置中盛放的是稀硫酸。生成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需要利用能;浓硫酸来吸收CO2中的水蒸气。生成的CO2气体应该用碱石灰吸收,所以D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又因为空气中也含有CO2和水蒸气,所以E装置中也必须盛放碱石灰,以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被D中的碱石灰吸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氯化铁稀溶液蒸发浓缩为饱和溶液 B.氢氟酸储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金属钾储存在煤油中 D.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含有少量的CO2、SO2及H2O(g)杂质,可依次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和碱石灰得较纯净的乙烯气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蒸发氯化铁稀溶液会促进Fe3+水解,产生浑浊;B错,氢氟酸容易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C对,因为金属钾密度略小于钠,保存方法同钠;D错,乙烯容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