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a/b
B.a/2b
C.a/(a+2b)
D.a/2(a+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所得产物随通入的CO2的物质的量的不同而不同。完成下列填空。
(1)2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最多可吸收CO2 L(标准状况下)。
(2)向25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溶液增重4.4 g,将所得溶液蒸干,计算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向未知浓度、体积为V L的 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体积(标准状况下)的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的条件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3)若反应中CO2和NaOH均无剩余,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m1 g 白色沉淀。
①根据以上数据,用代数式表示CO2的体积V(CO2)= 。
②根据以上数据,推理计算出NaOH溶液的浓度范围。
(4)写出确定NaOH浓度的实验步骤,并用代数式表示NaOH溶液的浓度。(设计实验方案时,只能用题中提供的CO2和NaOH溶液,不得使用其它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 。c(NaOH)= 。
参考答案:(1)5.6 L (1分)
(2)Na2CO3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2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根据方程式NaOH+CO2=NaHCO3可知,最多可吸收C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
(2)向25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溶液增重4.4 g,这说明参加反应的CO2的质量是4.4g,物质的量为0.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根据反应式2NaOH+CO2=Na2CO3+H2O可知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所得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其中碳酸钠0.1mol,氢氧化钠是0.5mol-0.1mol×2=0.3mol。
(3)①生成物不论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均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则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CO2的物质的量是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ol×22.4L/mol=0.224m1 L。
②如果生成物只有NaHCO3时,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NaOH)=
;当生成物只有Na2CO3时,同样依据原子守恒可知c(NaOH)=
;当生成物是Na2CO3和NaHCO3时,消耗NaOH在上述两者之间。所以:
≤ c(NaOH) ≤
。
(4)要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则可以将其转化为碳酸氢钠,然后通过称量其质量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得出其浓度,或者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而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可以为:取V L NaOH溶液,称量,缓缓向其中通入CO2直至恒重,称量。测得其增重为m3 g。由于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CO2质量,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也是
,所以其浓度为
。或者取V L NaOH溶液,缓缓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溶液,得固体NaHCO3,称其质量为m3 g。则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也是
,所以其浓度为
。
考点:考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次数
| 加入Zn质量/g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生成ZnSO 4 质量/g
|
1
| 2
| 60
| 5
|
2
| 4
| 60
|
|
3
| 6
| 60
| 15
|
4
| 8
| 60
| 17
|
5
| 10
| 60
|
|
6
| 12
| 60
| 17
(1)第2、5两次产生ZnSO4 的质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g. (2)在图中画出ZnSO4 与Zn的质量函数关系的曲线.
 (3)(10+m)g锌与6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4)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0g、17g (2)如图(若没有标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前4次的数据可以看出:硫酸的质量不变,Zn的质量增加,产生的ZnSO4 质量也逐渐增加,说明硫酸过量,原因第2次的质量是第一次的2倍,所以产生的ZnSO4质量也是第一次的2倍,质量是2×5g=10g;第四次产生ZnSO4质量是17g,第6次Zn质量增加,而产生的ZnSO4质量不变,说明硫酸反应完全,所以第5次加入Zn质量是10g时产生的ZnSO4质量也是17g;(2)65gZn完全反应会产生161g ZnSO4,则产生17g ZnSO4消耗的Zn的质量是:(17×65g)÷161=6.9g,则ZnSO4 与Zn的质量函数关系的曲线是 ; (3)(10+m)g锌与6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ZnSO4质量是17g,消耗Zn的质量是6.9gZn质量再增加,也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m)g-6.9g=(3.1g+m)g;(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17g ZnSO4中含有的SO42-的质量是17g-6.9g=10.1g,则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是(98÷96)×10.1g=10.3g,所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3g÷60g)×100%=17.2%。 考点:考查实验数据的处理、图像法表示、物质的质量关系及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总能量;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则电子总数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所以质量也不变。但是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总个数与生成物的总个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任何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断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由于二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所以反应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物质的总能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⑤ 。选项为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的各种情况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