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同学仰视量筒中液体读其体积为m?mL,倒出少许俯视读数为n?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
A.小于(m-n)mL
B.大于(m-n)mL
C.等于(m-n)mL
D.大于或等于(m-n)m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遵循““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
解答:仰视读数时,量筒内实际液体的体积>mmL,
俯视读数时,量筒内剩余的实际液体的体积<nmL,
则倒出液体的体积>mmL-nmL=(m-n)m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时,实际体积小于测出体积,以及仰视读数时,实际体积大于测出体积,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1.5mol?氢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是?4.0g
B.分子数是?1.5×6.02×1023?个
C.电子数是?3
D.体积是?33.6?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依据n=
关系计算;
B、依据n=
关系计算;
C、依据分子式计算电子数;
D、依据n=
计算.
解答:A、m=n×M=1.5mol×2g/mol=3g,故A错误;
B、分子数N=n×NA=1,5×6.02×1023,故B正确;
C、电子数=1.5×6.02×1023,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V=n×22.4=1.5×22.4=33.6L,但选项中无温度和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是物质的量和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等量的计算关系应用,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学生要配置100ml.0.5mol.L-1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250ml容量瓶
B.胶头滴管
C.烧杯
D.玻璃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配制100ml.0.5mol.L-1NaCl溶液需要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若用固体配制还需要托盘天平等.
解答:配制100ml.0.5mol.L-1NaCl溶液需要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若用固体配制还需要托盘天平,故不需要250mL容量瓶,故选A.
点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注意掌握溶液配制的操作.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0mL水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
B.500mL溶液中含有0.2NA个K+
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4mol/L
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4mol/L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n=cV计算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每摩尔硫酸钾含有3mol离子(2mol钾离子,1mol硫酸根离子),再根据N=nNA计算离子的数目;
B.根据n=cV计算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钾离子的数目;
C.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
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
解答:A.1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1L×0.2mol/L×3×NAmol-1=0.6NA,故A错误;
B.500mL溶液中含有K+离子数为0.5L×0.4mol/L×NAmol-1=0.2NA,故B正确;
C.0.2mol/L?K2SO4溶液,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所以K+离子浓度是0.4mol/L,故C正确;
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为0.2mol/L,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注意溶液是均一的,浓度与体积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铝土矿样品中含有Al2O3、Fe2O3和SiO2,要将它们分离出来,要进行一系列操作:加入试剂、过滤、洗涤、灼烧等.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可以是
A.NaOH溶液、盐酸、氨气
B.盐酸、NaOH溶液、二氧化碳
C.NaOH溶液、盐酸、二氧化碳
D.水、盐酸、NaOH溶液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Al2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SiO2可与NaOH反应,而Fe2O3只与盐酸反应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注意Al(OH)3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的性质.
解答:A.NaOH溶液可以溶解Al2O3、SiO2不能溶解Fe2O3,过滤分离Fe2O3;之后加盐酸,硅酸钠溶液中会生成原硅酸沉淀,不能溶于过量盐酸中,而偏铝酸钠经酸化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加盐酸会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氯化铝,此步通过过滤分离原硅酸,经脱水后生成二氧化硅;此时溶液中为氯化铝,通氨气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后在加热时氢氧化铝分解得到三氧化二铝,故A正确;
B.加入盐酸,可溶解Al2O3、Fe2O3,不能溶解SiO2,过滤分离SiO2,之后加入过量NaOH,Al2O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同时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分别加热可得到氧化铁、氧化铝,故B正确;
C.加入盐酸后得到氯化铝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氢氧化铝,则不能得到氧化铝,故C错误;
D.加入水否不溶解,加入盐酸,可溶解Al2O3、Fe2O3,不能溶解SiO2,过滤分离SiO2,之后加入过量NaOH,Al2O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则不能得到氧化铝,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