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① n (N2)="0" (1分)??? n (H2)="0
本题解析:(1)在保持恒压时要使平衡等效,则最初的投料的比值是相同的,根据题意可知最初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1︰4的,所以通过方程式换算后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必须满足1︰4。在实验③中设氨气的物质的量是x,则xmol氨气可以生成0.5xmol氮气和1.5xmol氢气,则一定有 ,解得x=2(n-4m)mol。平衡是等效的,所以各种物质的含量分别是相同的,所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是不同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和起始时氮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2SO2(g)+O2(g) 2SO3(g);△H=-197kJ/mol,同温下,往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 2molSO2、1molO2和1molSO3、1molSO2、0.5molO2,当它们分别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KJ和Q2KJ,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Q2= 1/2 Q1=98.5 B.Q2=1/2 Q1<98.5 C.Q2<1/2 Q1<98.5 D.1/2 Q1< Q2 <98.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A(g)+bB(g) h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和hmol。已知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不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B的体积分数减少?????? D.amol/L<c(A)<2amol/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即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突变为原来的2倍,则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容器体积变为原来 ,所以; A错,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错,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C正确;D错,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2amol C;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 ②⑤⑧???? B. ⑦④?????? C. ①③??????? D. ⑤⑥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所以①③正确。②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②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即压强和物质的量也是减小的,所以当压强和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说明,④⑥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⑤不正确。⑦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⑧不正确。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⑨可以说明,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判断平衡状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mA(g) + nB(g) ?pC(g)在同一压强下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