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组A的物质的量 0 2 1 5 1.0 0.5
A.反应在第5min时,乙组中v(正)<v(逆) B.反应在第5min时,甲组中3v(B正)=2v(C逆) C.反应在第5min时,甲、乙两组均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前5min中,甲组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0.2mol/(L?min)
参考答案:已知:T℃时A(g)+2B(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LN2,H2混合气充入密闭恒压容器内,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测得混合气的密度是反应前密度的1.25倍,平均分子量为15.5。求平衡时N2的转化率;N2,H2两种气体开始时各为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平衡时N2的转化率25%;N2,H2两种气体开始的体积分别为
本题解析:∵同T同P下有(ρ1/ρ2)=(m1/m2)
 ∴有(1/1.25)=(m1/15.5)?解得m1=12.4 (V1/V2)=(n1/n2) 即:?VN2∶VH2=10.4∶15.6 ∴?VN2=10.4/(10.4+15.6)×100mL=40mL ??VH2=100mL-40mL=60mL 设N2转化的体积为x,则有: ?????N2? + ?3H2 2NH3 起始体积 40 60 0 转化体积 x 3x 2x 平衡体积 40-x 60-3x 2x ?V总=40-x+60-3x+2x=100-2x ∴有: 15.5=((40-x)×28+(60-3x)×2+2x×17)/(100-2x) 解得?x=10mL ∴N2的转化率为: N2%=(10/40)×100%=25%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4分)痛风是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 ① HUr(尿酸,aq) Ur-(尿酸根,aq) + H+(aq)?(37℃时,Ka =4.0×10-6) ②NaUr(s) ?Ur-(aq) + Na+(aq) (1)37℃时,0.5 L水中可溶解4.0×10-3 mol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Ksp为??? ▲???。 (2)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降低时,反应②的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生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37℃时,某病人尿液中尿酸分子和尿酸根离子的总浓度为2.0×10-3 mol·L-1,其中尿酸分子的浓度为4.0×10-4 mol·L-1,该病人尿液的pH为??? ▲???。 (4)常温下,将0.2 mol·L-1的HUr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液体积等于两溶液体积之和,则混合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HUr) > c(Ur-) B.pH > 7
C.c(Na+)=c(HUr)+c(Ur-) D.2 c(H+)=2 c(OH-)+[c(Ur-) -c(HUr)]
(5)试根据所学平衡知识说出一种防治关节炎的措施??? ▲???。 (6)已知如图所示t1时刻在尿酸钠的饱和溶液(晶体充足)中加适量水,试作出V溶解、V沉淀与时间关系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14分) (1)6.4×10-5 (2分)(2)减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 3C(g)+ 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3n mol C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生成B和消耗C为同一反应方向,因此无法判断;因为该反应为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反应,因此压强、密度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B、C两项均错;D项中用不同物质表示,方向相反,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所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