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能把Na2SO3、Na2SO4、Na2Si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  )
A.Ba(OH)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CaCl2溶液
D.盐酸
 
	参考答案:A.三种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Na2SO3、Na2SiO3溶液均显碱性,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三种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Na2SO3、Na2SO4、Na2SiO3三种无色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分别为:刺激性气体生成、无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试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30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 =__________,以及300s时p-CP的降解率_____________。
b.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____。
c.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通过反应Fe3++SCN-
Fe(SCN)2+来检验反应是否产生铁离子。已知在一定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Fe3+)=0.04mol·L-1,c(SCN-)=0.1mol·L-1,c[Fe(SCN)2+]=0.68mol·L-1。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313;3;6.0;0.30;③探究pH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2)a.4.8×10-6 mol·L-1·s-1;80%;b.增大;c.降解速率为零
 (3)17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实验室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
?+ 6HCHO = 3H++ 6H2O + (CH2)6N4H+
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如下实验:
[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1 mol H+相当]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步骤Ⅳ:实验数据记录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
滴定次数
  | 待测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填空:
(1)滴定操作时,眼睛应观察?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配制样品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滴定管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2)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3)无影响(4)?偏大?(5)?锥形瓶、250 mL容量瓶?
(6) 18.85%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
(1)滴定操作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虽然水未倒尽,但待测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不变,
(4)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要再用NaOH溶液润洗,否则相当于NaOH溶液被稀释,滴定消耗的体积会偏高,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也将偏大
(5)配制样品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滴定管外,还有锥形瓶、250 mL容量瓶
(6)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带入公式即可解得18.85%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在实验室中利用上述原理从反应所得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实验操作称为______,该装置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_.
(2)实验所得碳酸氢钠晶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l-和NH4+,实验室鉴定Cl-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鉴定另一种杂质离子NH4+的实验检验方法是______.
(3)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提取液体中的固体并使其分离一般采用过滤的方式完成,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过滤;烧杯;漏斗;
(2)实验室对溶液中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由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原溶液中存在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加入碱性较强的溶液并加热,如果能生成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证明铵根离子的存在,其原理是铵盐遇碱会生成氨气
故答案为:AgNO3溶液、稀HNO3;Cl-+Ag+=AgCl↓;取少量固体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验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沉淀B:?。
(2)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3)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BaCl2或Ba(NO3)2、AgCl (2) 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3) Na2CO3、稀HNO3、2H++CO32-==H2O+CO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