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设计装置如下(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推测B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固态物质Y,Y的化学式是________;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不产生Y物质,请你提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亚硝酸是弱酸,不稳定,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①写出检验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试剂X可以是________。
A.稀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稀硝酸
D.水
参考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4HNO3(浓)
CO2+4NO2↑+2H2O
(3)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产生无色气泡 除去NO中混有的CO2
(4)NaOH 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C装置
(5)①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则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或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 ②B
本题解析:(3)根据装置图可知,A中产生的NO2在B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其中HNO3与铜反应,故铜片溶解,溶液变蓝,产生气泡;由于A中还产生了CO2,故在通入D之前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其除去。(4)由于N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进入D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固体物质应该还有NaOH;若要避免生成NaOH,应该除去水蒸气。(5)根据所给信息可知,若检验亚硝酸钠,可以将其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也可以将其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点拨:本题考查NO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性质,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正确;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是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其中的结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正确;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是铝遇到浓硝酸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错误;
D.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正确;故选C。
点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吸收的是现成的水,后者是把物质中的氢和氧元素按照1:2的水分子的组合脱去,就是说该物质中没有水。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实验室常用全是磨砂接口的曲颈甑制取HNO3(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3+H2SO4
NaHSO4+HNO3↑用曲颈甑是因为HNO3

A.会腐蚀橡胶
B.易挥发
C.易分解
D.是强电解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HNO3具有强的腐蚀性,尤其能够腐蚀橡皮管,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
(2)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时,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6.9%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并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请回答有关问题。


(3)已知16.9%稀硝酸的密度为1.10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用63%的硝酸配制16.9%稀硝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时,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5)现有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mol·L-1KSCN溶液、0.2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KI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A装置烧杯里完全反应后含铁可能的价态,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操作
| 现象与结论
|
第一步
|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 ?
|
第二步
| ?
|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说明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2+。
|
?
参考答案:(1)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没有关闭止水夹不得分)(2分)
(2)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2分)
(3)2.95mol·L-1(2分,没单位不得分)?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各1分,其中500mL容量瓶只答容量瓶不给分)
(4)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只要答出红棕色气体即给2分)?吸收二氧化氮(2分)
(5)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1分)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1分)
本题解析:(1)利用气体压强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图1相当于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
(3)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关系,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l·L-1×1.10 g·cm-3×16.9%/63g·mol-1=2.95mol·L-1,配制500ml的溶液还需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装置中存在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看到A中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B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氮气体
(5)铁元素的价态一般为+2、+3,加入KSCN溶液,若有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紫色溶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所以第二步中操作为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光化学烟雾? C.造成酸雨
(2)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为无色气体?
B.NO在空气中很不稳定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3)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亚硝酸根 (NO2—)离子可转化为NO ,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A、B、C (2分) (2)D (1分)
(3)Cu++NO2—+2H+ =Cu2++NO↑+H2O(2分)
本题解析:(1)因NO易与氧气结合,氮的氧化物易形成酸雨,易形成光化学烟雾,NO能与臭氧反应,故A、B、C正确。
(2)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15,为奇数,故本题选D。
(3)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Cu+转化为Cu2+,酸性条件下的离子反应为Cu++NO2-+2H+=Cu2++NO↑+H2O,
点评:本题考查NO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问题,学生应注意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信息来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