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若H2O2+H2SO4===SO2↑+O2↑+2H2O能够发生,则还原性:H2O2>SO2,和题干不符合,错误;B.若2Fe3++SO2+2H2O===2Fe2++SO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金属离子和硫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产物与离子的水解、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等因素有关.资料表明,CuS的溶解度很小,在稀酸溶液中也不溶解;Fe2S3的溶解度更小,但却溶于稀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u2+和S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产物是CuS
B.NH4+和S2-在水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水解,所以不存在(NH4)2S的水溶液
C.Fe3+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的产物只可能是Fe2+、S
D.在酸性溶液中,S2-还原Fe3+的能力比还原Cu2+强
参考答案:A.CuS的溶解度很小,在稀酸溶液中也不溶解,Cu2+和S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CuS,故A正确,
B.NH4+和S2-在水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水解,水解得到的一水合氨和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解没有沉淀生成,所以存在硫化铵的水溶液,故B错误
C.S2-过量时还可与氢离子反应生成H2S,所以Fe3+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的产物不一定是Fe2+、S,故C错误;
D.S2-还原性没有变化,因为Fe3+的氧化性大于Cu2+,所以S2-先被Fe3+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有NH4+、Fe3+、NO3-、Fe2+、H+ 和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若有l mol NO3-参加反应,则转移?mol e-
(3).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
参考答案:(6分)
(1)1:8?(2)8?(3)Fe2+ - e-= Fe3+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2+氧化为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为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可能将Fe2+氧化为Fe3+,他们思考的依据是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Fe2+氧化为
Fe3+而I2不能。他们思考的依据是从上到下卤素单质氧化性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 ① |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 溶液为黄色 |
| ② |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 溶液为黄色 |
| 操作 |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
| 操作 | 现象 |
| 向试管②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KSCN溶液 |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浅红色 |
| 操作 | 现象 |
|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紫色,下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没有出现浅红色 |
参考答案:环节一:均为第ⅦA族单质,氧化性均较强(合理即可)
环节三:(1)2Fe2++Br2=2Fe3++2Br-
操作
反应观察到的现象
取少量①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血红色
?
(2)碘水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但FeCl3溶液也是黄色的,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亚铁离子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加入乙酸乙酯既可作为萃取剂又能起到液封的作用,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均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实验1中①黄色为Fe3+的颜色,说明Br2能将Fe2+氧化成Fe3+,实验1中②黄色可能是Fe3+的颜色,也可能是原碘水的颜色,应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3+生成。实验3中,由于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以上层清液出现浅红色,不能说明Fe2+能被I2氧化,应采取措施防止空气的干扰。卤族元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从上到下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本题难度:困难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氧化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