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l2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E是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C、D、G中各装的药品:C______;D______;G______.
(3)E中的现象为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G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若将Cl2和SO2等物质的量混合漂白作用减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1)A中是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实验制备氯气中含杂质气体氯化氢和水蒸气,通入E装置时需要除去杂质,所以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有毒不能排到大气中,要进行尾气吸收,故答案为:饱和NaCl溶液;浓H2SO4 ;NaOH溶液;
(3)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产生棕褐色烟,剧烈反应放热,该反应为2Fe+3Cl2?点燃?.?2FeCl3 ,
故答案为:剧烈反应,产生棕黑色(棕褐色)的烟,放出大量热;2Fe+3Cl2?点燃?.?2FeCl3 ;
(4)G中反应是尾气吸收装置,氯气有毒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5)若将Cl2和SO2等物质的量混合漂白作用减弱,氯气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1: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 2+2H2O═H2SO4+2HCl,故答案为:Cl2+SO 2+2H2O═H2SO4+2HC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⑴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以不填)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除去Cl2中混有的杂质气体HCl;用排液法收集氯气;吸收多余的氯气
⑵①Ⅰ②
③A处试管内有气泡产生,铜片减少,溶液变蓝,试管上部有红棕色的气体,一段时间后B中液体排出后可以收集到无色气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探究氨的还原性及检验产物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将B处的Cr2O3加热至红热,再鼓入空气,已知:无水CaCl2可吸收氨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证明氨气发生了催化氧化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3)E中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E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5)氨作为燃料电池燃气时发生的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B中发生的反应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氨气发生了催化氧化的产物一氧化氮极易和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氮,即2NO+O2=2NO2?所以D中广口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故答案为:D中广口瓶中有红棕色气体;2NO+O2=2NO2;
(3)在E中,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会获得硝酸,金属铜会和硝酸反应,实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4)为了使使NO充分转化为NO2,避免空气污染,在E中要缓缓通入空气,
故答案为:使NO充分转化为NO2,避免空气污染;
(5)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氨作为燃料电池燃气时,负极上是氨气失电子的过程,
即2NH3-6e-+6OH-=N2+6H2O,故答案为:2NH3-6e-+6OH-=N2+6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正确的操作是先挤压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再打开止水夹
B.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氨水有碱性
C.将烧瓶中形成的溶液加热,不会发生现象改变
D.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