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次氯酸是弱酸,故Cl2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 +Cl-+HclO,A错;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2H2O+2C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HSO4-+OH-=== SO42-+H2O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4OH- + O2↑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故A错误;硫酸氢钠为强酸强碱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所以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错误;Na2O2为氧化物不能拆,故C错误;澄清石灰水可拆,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SO2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已知:硫酸的沸点是338℃,酒精灯可加热至400℃以上。
主要实验步骤:
①加热试管A直到B、D中均出现大量白色沉淀,熄灭酒精灯;
②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③从导管F口向装置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1)试管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管B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
(3)试管C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 (填“漂白性”或“氧化性”或“还原性”),请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4)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为确认有CuSO4生成,可向试管A中加水,观察颜色
c.步骤③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避免污染空气
d.熄灭酒精灯后, 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因为空气可经导管F进入试管A,使压强平衡
参考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蒸发出的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
(3)还原性, 2MnO4- + 5SO2 +2H2O = 2Mn2++ 5SO42- + 4H+(4)SO2+ 2OH—+Ba2+=BaSO3↓+ H2O (5)acd
本题解析:(1)验证SO2的性质,首先制备SO2,根据实验:A中用铜丝和浓硫酸加热制备SO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硫酸的沸点338℃,酒精灯可加热至400℃以上,部分硫酸被蒸发出来,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aCl2+H2SO4=BaSO4↓+2HCl;(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S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性的物质时,表现还原性,因此SO2在此表现还原性,MnO4-→Mn2+,化合价由+7价变成了+2价↓5,SO2→SO42-化合价由+4价变成了+6价↑2,最小公倍数是10,MnO4-、Mn2+系数是2,SO2、SO42-的系数是5,根据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有H2O参加,有H+生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2MnO4- + 5SO2 +2H2O = 2Mn2++ 5SO42- + 4H+;(5)SO2是酸性氧化物,SO2+2NaOH=Na2SO3+H2O,BaCl2+Na2SO3=BaSO3↓+2NaCl,两式合并得到离子反应方程式:SO2+ 2OH—+Ba2+=BaSO3↓+ H2O;(5)a、上下移动铜丝可控制反应的进行,节约原料,正确;b、A中反应生成的CuSO4是溶液,加水稀释,变浅,不能说明生成CuSO4,错误;c、SO2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必须除去,正确;d、熄灭酒精灯后,B中不会引起倒吸,因为内外压强相等,正确;因此acd正确。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能量的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