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5) SO2的转化率 。 参考答案:(1)3Cu2O+ 14H+ + 2NO3-=6Cu2+ +2 NO↑+ 7H2O (2分)(2)16 (2分) 本题解析: (1)硝酸有强氧化性,Cu2O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O+ 14H+ + 2NO3-=6Cu2+ +2 NO↑+ 7H2O;(2)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N)=2n(Cu)+n(NO).所以n(Cu)= [n(N)-n(NO)]÷2="[1" L× 0.6 mol/L-0.1mol]÷2=0.25mol,因此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Cu的物质的量是0.25mol,其质量为0.25mol×64g/mol=16g;(3)若混合物中含0.1 mol Cu,由于混合物中含有Cu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假设含有CuO的物质的量为x,则含有Cu2O的物质的量为(0.25-0.1-x)/2mol,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混合物中n(Cu2O)=(0.1×3-0.1×2)mol÷2=0.05mol;再结合(2)中Cu元素物质的量计算混合物中n(CuO)=(0.25-0.1-0.05×2)mol=0.05mol,根据Cu不与稀H2SO4反应,Cu2O、CuO与稀H2SO4反应,Cu2O、CuO与硫酸发生反应时物质的量的比为1:1可知 0.05molCu2O、0.05molCuO共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0.05mol+0.05mol=0.1mol。(4) A.物质反应时是按照2∶1∶2关系进行的,但是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可能是该比例,也可能不是,因此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B.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容器内的压强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正确;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任何时刻反应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D.若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则物质的浓度就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正确;E.由于每产生1个SO2就会同时消耗1个SO3,若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则SO2和SO3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因此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正确。(5)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7倍,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开始时的0.7倍。假设反应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x,则消耗SO2的物质的量为2x;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为SO2: (0.4 -2x)mol ;O2:(0.2 -x)mol;SO3: 2xmol;根据题意可得{(0.4 -2x)+(0.2 -x)+ 2x )÷(0.4+0.2)=0.7,解得x=0.18mol,所以发生反应的SO3的物质的量为0.36mol,故SO2的转化率(0.36mol÷0.4mol)×100%=90%。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粗碘中含有的IBr和ICl受热都会升华,若先在粗碘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再加热,就可制得纯净的碘。该物质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精制碘,须使ICl、IBr中的Cl、Br变为难挥发性的物质,而使其中的+1价的碘被还原为I2,同时加入的物质和碘(I2)不反应。A、加入KI发生:反应为IBr+KI=I2+KBr,ICl+KI=I2+KCl,加热时I2升华与KCl、KBr分离,故A正确;B、加入水,导致碘难以升华,且水中溶解部分碘,不符合分离、提纯的目的,故B错误;C、加入Zn,在加热条件下生成ZnI,影响被提纯的物质,不符合提出的原则,故C错误;D、加入NaCl与杂质不反应,不能起到除杂的目的,故D错误,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化学试题《碳族元素》考点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