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推断题 有A、B、C 、D、E、F、G 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甲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它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甲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 ,其中B原子采取? 杂化。
(2)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C的氢化物比F的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__(填“高”或“低”),C的氢化物比F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
(4)A2D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写出与A2D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____(填一种)。
(5)写出E3C2的电子式? ;
(6)G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选择题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Li、Z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3、选择题 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熔点:NaI>NaBr
B.硬度:MgO>CaO
C.晶格能:NaClD.熔沸点:CO2>NaCl
4、选择题 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稳定性:HI>HBr>HCl>HF
B.元素非金属性:Si>P>S>Cl
C.沸点:正丁烷>异丁烷>丙烷
D.碱性:NaOH>KOH>Ca(OH)2>Ba(OH)2
5、简答题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