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稳定性
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
D.A的最高价氧化物比C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的原子既能形成简单阳离子、又能形成简单阴离子;B、C、D核电荷数总和为25,且B与C两元素能形成BC、BC2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B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D.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参考答案:A元素的原子能形成简单阴离子,应为非金属元素,又能形成简单阳离子,只能为H元素,B与C两元素能形成BC、BC2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应为CO和CO2,说明B为C元素,C为O元素,B、C、D核电荷数总和为25,则D的核电核数为25-6-8=11,应为Na元素,则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应为Na>C>O>H,故A错误;
B.C、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2CO3等盐类物质,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C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以及C60等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有H2CO3、NaOH、CH3CH2OH等物质,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中性,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有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C、D、E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按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
(3)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_____,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______.
(5)写出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D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
参考答案: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应为第ⅠA族元素,E是金属元素,则A应为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两倍,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4,应为第ⅥA族元素,则B为O元素,D为S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3,应为Al元素,则E应为K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Al,D为S,E为K,故答案为:H;O;Al;S;K;
(2)Al3+核外有2个电子层,K+、S2-有3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Al3+<K+<S2-,
故答案为:Al3+<K+<S2-;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O>S,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则第一电离能Al>K,故答案为:O>S;Al>K;
(4)D为S,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

,故答案为:

;
(5)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为H2O2,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6)D为S,E为K,电子式表示D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参考答案: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则甲、丙同主族且丙在甲的下一周期,甲、乙、丁同周期相邻,设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乙、丁与甲在同一周期且左右相邻,乙、丁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x,则4x=20,即x=5,所以甲是N,丙是P,乙是O,丁是C.
A、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则有原子半径大小:丙>丁>甲>乙,即P>C>N>O,故A错误;
B、N比P的非金属性强,故NH3比PH3稳定,故B正确;
C、C比N的非金属性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HNO3,故C错误;
D、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CO2是无毒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应遵循:a.洪特规则 b.泡利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指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捧布违背的原理。
(1)B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_____(填“a”、“b”或“c”,下同)。
(2)He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
(3)C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________
(4)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44s2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a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