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 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参考答案:(1)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 (2)AC (3)偏高 (4)搅拌加速CuSO4?5H2O晶体溶解 本题解析: (1)依据配制500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的步骤可知,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等,还缺少的仪器为: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mL 2mol/L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均为VL(标准状况下),已知:2Na+2H2O=2NaOH+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a 、Mg、 Al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盐酸不足时,Mg、 Al不能与水反应,而N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Mg、 Al与盐酸反应最多生成氢气为0.1L×2mol/L×=0.1mol,其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由关系式:2Na~H2、Mg~H2、 2Al~3H2,可得生成气体与金属的物质的量关系图为:
。
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均为VL(标准状况下),说明反应生成氢气为22.4L,金属Mg、 Al过量,Na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Na 、Mg、 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1mol、mol,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 mol:0.1mol:
mol=6:3:2,综上分析可知,ABD正确,C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NA个HCl分子溶于500 mL水中得到2.0 mol·L-1的盐酸
B.在加热条件下,10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与足量金属铜反应得到的SO2的分子数为0.92NA
C.密闭容器中,1 mol SO2与0.5 mol 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产生11.2 L O2时,转移2 mol电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500 mL是溶剂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A项错误;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逐渐变稀,稀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与Cu反应,故实际得到的SO2的分子数小于0.92NA,B项错误;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C项正确;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转移的电子数,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某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配制成250mL0.1mol?L-1的盐酸溶液.
(1)在图中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如图相应仪器的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根据计算,下列量程或规格中,本实验量筒应使用的是______,容量瓶应使用的是______.(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
A.10mL?B.100mL?C.250mL?D.50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用编号表示)______.
①待稀释的盐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所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凹液面最低处与瓶颈的环形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浓盐酸的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应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摇匀
(5)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某一情况,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①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干燥即将溶液转入
②烧杯和玻璃棒没有用蒸馏水洗涤2~3次
③量取浓盐酸后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倒入盛浓盐酸的烧杯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刻度.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用来萃取和分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用分液漏斗,故选C;稀释时用玻璃棒搅拌,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C;玻璃棒;搅拌;引流;
(2)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pwM=1000×1.19×36.5%36.5=11.9(mol/L),所需浓盐酸体积V=0.25L×0.1mol/L11.9mol/L=0.0021L=2.1mL,故选择10mL量筒,配制250mL溶液,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A、C;
(3)量取浓盐酸后,要进行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故答案为:③①④②;
(4)容量瓶使用时,应先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即可,不能用所配制溶液润洗,故A正确,B错误;
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故CD错误;
摇匀时,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故E正确,
故选AE;
(5)根据根据C=nV分析误差,①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干燥即将溶液转入,不影响浓度;
②烧杯和玻璃棒没有用蒸馏水洗涤2~3次,造成溶质减少,n减少,导致浓度偏低;
③量取浓盐酸后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倒入盛浓盐酸的烧杯,导致溶质增多,n 增大,浓度偏高;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刻度,导致液体体积低于刻度线,V减少,导致浓度偏高.
故选③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
A.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所用NaOH已经潮解
D.带游码的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三氧化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