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能用来鉴别NaCl、NH4Cl、K2SO4、(NH4) 2SO4四瓶无色溶液的试剂是(可加热)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NO3)2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Ba(OH)2溶液加入到NaCl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到NH4Cl溶液中加热会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入到K2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到(NH4) 2SO4溶液中加热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所以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的少量溴:加入CCl4萃取后分液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过量饱和NaCO3溶液洗涤后分液网ZXX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Fe粉后过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烧瓶可直接加热
B.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防止暴沸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Cu粉(CuO):加稀硫酸、微热、过滤
B.乙醇(沸点为78℃)(NaCl):蒸馏
C.淀粉溶液(KI):渗析
D.KNO3溶液(I2):加酒精,分液
参考答案:A.CuO与硫酸反应,Cu和稀硫酸不反应,可加稀硫酸除去氧化铜,然后过滤可分离出铜,故A正确;
B.乙醇易挥发,用蒸馏的方法可分离出乙醇和NaCl,故B正确;
C.淀粉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1)为检验起始滤液中的Cl-,所用试剂除稀HNO3,还应有?
(填化学式)
(2)试剂Ⅰ、Ⅱ、Ⅲ的化学式分别为?、?、 ?
(3)步骤①和②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还应有?
(4)步骤①中,判断试剂Ⅰ已加入过量的方法是:?
(5)某同学根据最终所得KCl晶体和原样品的质量求算出氯化钾样品的纯度,你认为其结果是否可靠?并说明理 (不考虑实验误差):?
参考答案:(1)Ba(NO3)2、AgNO3(2分,只答AgNO3不得分)
(2)BaCl2,K 2CO3,HCl (3分)
(3)烧杯、玻璃棒、漏斗(2分)
(4)取少量滤液A加入试剂Ⅰ,若无沉淀,则表明已过量(2分)
(5)不可靠,所得KCl晶体并非完全来自原样品(2分)
本题解析:(1)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都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硫酸银,碳酸银也是白色沉淀),所以先加过量的硝酸钡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再加硝酸银如果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就说明含有氯离子。(2)除杂不引杂,引入的杂质还要除去。碳酸钾应放在氯化钡的后面除去多余的钡离子,而盐酸应放在碳酸钾的后面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3) 步骤①和②属于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胶头滴管,
烧杯、玻璃棒、漏斗.(4)如果没有过量再加氯化钡还会有浑浊,否则就没有现象。(5)不可靠,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钾中引入了氯离子和钾离子,所以会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