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对废气、废液、废渣和“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尾气用氨水处理?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炼铁、制水泥等?④将“废热”通过“废热”锅炉产生蒸气发电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尾气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①对,氨水呈碱性,可与其反应生成铵盐;②对,污水含有硫酸,用石灰乳可中和酸性污水;③对,废渣用来炼铁、制水泥等;④对,将“废热”通过“废热”锅炉产生蒸气发电,使能量充分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① H2S可溶于水(约1:2),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 ② H2S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③ 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制取H2S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A中是CuSO4溶液,B中放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中是FeCl3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 A中有黑色沉淀(CuS)产生,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 C中只有浅黄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浅绿色。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④ D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水? b. 盐酸? c. NaCl溶液? d. NaOH溶液
(2)为进一步探究-2价硫的化合物与+4价硫的化合物反应条件,小组同学又设计了下列实验。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1
| 将等浓度的Na2S和Na2SO3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2
| 将H2S通入Na2SO3溶液中
| 未见明显沉淀,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
|
实验3
| 将SO2通入Na2S溶液中
|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
?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S? Ka1 =1.3×10-7;Ka2 = 7.1×10-15?
H2SO3? Ka1 =1.7×10-2;Ka2 = 5.6×10-8
①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___条件下,+4价硫的化合物可以氧化-2价硫的化合物。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溶液pH随SO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
(3)文献记载,常温下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现将H2S气体通过装有银粉的玻璃管,请设计简单实验,通过检验反应产物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
(1) ① H2S+CuSO4=CuS↓+H2SO4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H2S+2Fe3+=S↓+2H++2Fe2+
④ d
(2) ①酸性(或酸性较强)
② C
(3)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或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等),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或做爆鸣实验,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②H2S显酸性遇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浅黄色是生成了S,浅绿色有Fe2+④H2S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水,用于尾气吸收。选d。
(2)①由实验1、2、3可知,酸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产生沉淀。 实验3 :SO2与水生成H2SO3,显酸性。2H2S+ SO2="3S+2" H2O , PH升高。当反应进行彻底时,PH最高。随着SO2的过量,SO2与水生成H2SO3,PH降低。选C图像。
(3)若发生H2S+2Ag = Ag 2S+ H2↑证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H2S过量和H2混在一起,先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尽过量的H2S。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现有的氯化钠晶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碳酸氢铵,设计一组实验去杂质。试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碳酸氢铵,用加热方法好,还是加入强碱微热的方法好?
答: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碳酸氢铵已完全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的固体残渣溶于水后,应该用氯化钡溶液还是硝酸钡溶液除去SO42-?
答: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判断SO42-已完全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加热方法好;碳酸氢铵可全部分解,无残余物,而加强碱只除去NH4+,且消耗了试剂;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不变蓝色,则分解已完全。
(2)用BaCl2溶液为好,避免溶液中引入NO3-;取少量的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如不产生浑浊,表示SO42-已完全除去。
本题解析:解析解答除杂质题的思路是:①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增加了要设法除尽。②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离:即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④易转变:即加入的试剂能把杂质转变为被提纯的物质,或转变为气体、沉淀、易溶物而除去。 由此可知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和SO2的水溶液各两份中,分别通入Cl2和O2一段时间。右图表示通入的气体的量与溶液PH关系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b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O2
B.曲线b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O2
C.曲线c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Cl2
D.曲线d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Cl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H2S的酸性小于H2SO3的酸性,即H2S的pH小于H2SO3的PH;当向H2S溶液中通入CL2时,第一步反应为:H2S + CL2===== S + 2HCL;第二步反应为:3CL2 + S + 4H2O ===== 6HCL + H2SO4,溶液的PH先增大,后减小;当向H2SO3溶液中通入O2后,生成H2SO4,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当向H2S溶液中通入O2,反应方程式为:2H2S + O2===== 2S + 2H2O,溶液的PH增大;当向H2SO3溶液中通入CL2后,生成硫酸和HCL,溶液的PH减小;
曲线a表示H2S水溶液中通入O2;曲线b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CL2;曲线c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O2;曲线d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Cl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曾作为世界环境日的主要宣传画,这幅宣传画所提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
C.臭氧空洞
D.森林锐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温度升高主要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