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16分) (1)缺少了尾气吸收装置。 (2)2SO2+2Na2O2=2Na2SO3+O2↑ (3)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将SO2氧化 (4)全部为Na2SO4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 mol·L-1 KMnO4溶液。 如果KMnO4溶液不褪色,则假设Ⅲ成立。 如果KMnO4溶液褪色,则假设1或2成立; 步骤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1 mol·L-1盐酸,再滴加1~2滴0.1mol·L-1BaCl2溶液 如果不出现白色沉淀则假设Ⅰ成立。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且步骤2中KMnO4溶液褪色,则假设Ⅱ成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激光笔检验某KI溶液中是否溶有淀粉 B.加入适量溴水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C.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D.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sp(AgCl)<Ksp (Ag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0分) 无水CuSO4在强热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CuSO4 CuO + SO3↑ 2SO3 2 SO2↑+ O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D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反应前D 管的质量。 ②连接好装置,关闭K,加热硬质玻璃管A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 。 ③待硬质玻璃管A冷却后,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④再称量D管,得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 (1)B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管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3,实验过程中发现B管的温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方法实验,假设B、C、D对气体的吸收均完全,并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能否根据m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气泡冒出,产生白色沉淀,且明显放热(2分) SO3 + H2O + Ba2+= BaSO4↓+ 2H+ 或SO3 + H2O = 2H++SO42-, SO42- + Ba2+= BaSO4↓(4分) (2) SO3溶于水放热(2分) (3)不能(2分),SO3不能完全分解为SO2和O2, 且部分SO2会溶解在溶液中(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根据题目提示和要求选择下列仪器设计实验,验证: Zn+2H2SO4 (浓) ZnSO4+SO2↑+2H2O; Zn+H2SO4(稀)==ZnSO4+H2↑ 提示和要求: ①供选用的试剂有:98%浓硫酸,锌粒,氧化铜,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溴水,品红试液,碱石灰, 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③E和F仪器同时使用; ④仪器可以重复使用.
 (1)组合装置(气流从左至右)的接口连接顺序:____。 (2)D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C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E装置中药品是碱石灰,F装置应装入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4)证明锌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硫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简述锌与浓硫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氢气的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l)b→1-k→e-f→1-k→g-h→cd(dc)→ij(ji)? (2)SO2+2H2O+Br2==SO42-+2Br-+4H+; CuO+H2 Cu+H2O (3)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 (4)气体开始通人品红溶液时,品红褪色;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 (5)浓硫酸中主要以H2SO4形式存在,H+很少;且+6价硫的氧化性强于H的氧化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只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铵固体、氧化钙、无水氯化钙、石蕊试液和如图1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他们能制得所需的气体吗?把你的判断填入下表
 收集氯化氢气体应使用____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__作干燥剂。
 (3)如果用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引发水上喷。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图3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氯化氢气体,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至喷泉实验停止图,图2中剩有烧瓶容积1/5的气体;图3烧瓶中剩有烧瓶容积1/4的气体;则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两种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图2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图3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若取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若使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等于Cl-离子浓度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2) 向上排空气;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 (3)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答案合理即可) (5)1/22.4mol/L(或0.45mol/L);等于 (6)c(Cl-)>c(NH4+)>c(H+)>c(OH-);向混合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pH=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