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是反应2A+3B═C+4D在不同时刻测得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V(A)=0.6mol/L.s
B.V(B)=0.9mol/L.s
C.V(C)=0.4mol/L.s
D.V(D)=1.0mol/L.s
参考答案: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反应2A+3B=C+4D把这些反应速率都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
A、V(A)=0.6mol/L.s;
B、V(A)=0.6mol/L.s;
C、V(A)=0.8mol/L.s;
D、V(A)=0.5mol/L.s;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00mL 6 mol 来源:91考试 网/ 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硫酸钾溶液
B.醋酸
C.氯化钠(固体)
D.盐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以此来解答。
加入硫酸钾溶液相当于是稀释溶液,氢离子的浓度降低,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符合题意,A正确;加入醋酸或盐酸,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生成的氢气增加,B、D不正确;加入氯化钠固体,氢离子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不符合题意,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注重答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答题时明确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于溶液中的反应,下列方法中不能显著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
参考答案: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
C.因压强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对应溶液中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改变不明显,故C选;
D.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某同学为了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做了下列实验:反应方程式:2A(g)+B(g)=3C(g),下表是测 得的反应物A在某时刻的浓度。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800℃时,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10s~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导致两个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区别的原因是:____。
(2)850℃时,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3)对照800℃和850℃时,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得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为:____。
参考答案:(1)0. 02mol·L-1·s-1 ;0.013mol·L-1·s-1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0.06mol·L-1·s-1
(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H2、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Cu(NH3)2Ac(溶液)+CO(g)?Cu(NH3)2Ac?CO(溶液)+Q?kJ(Q>0),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______,欲充分吸收CO,适宜的条件是______(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增大醋酸亚铜氨溶液浓度
吸收CO时,溶液中Cu(NH3)2Ac和Cu(NH3)2Ac?CO的浓度(mol/L)变化情况如下:
| 0min | 30min | 45min | 60min | 90min Cu(NH3)2Ac 2.0 1.2 0.9 0.9 1.8 Cu(NH3)2Ac?CO 0 a 1.1 1.1 0.2
|
(3)前30min?Cu(NH3)2A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4)6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1)Cu(NH3)2Ac(溶液)+CO(g)?Cu(NH3)2Ac?CO(溶液)平衡常数表达式k=c[Cu(NH3)2Ac?CO]c[Cu(NH3)2Ac]×c(CO),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c[Cu(NH3)2Ac?CO]c[Cu(NH3)2Ac]×c(CO);减小;
(2)CO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防止催化剂中毒;
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CO吸收,故a错误;
b.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吸收,故b正确;
c.增大醋酸亚铜氨溶液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吸收,故c正确;
故答案为:防止催化剂中毒;bc;
(3)由表中数据可知,前30min内Cu(NH3)2Ac浓度变化为2mol/L-1.2mol/L=0.8mol/L,故Cu(NH3)2A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30min=0.027?mol/(L?min),
故答案为:0.027?mol/(L?min);
比较计算Cu(NH3)2Ac?CO浓度变化,再根据v=△c△t计算;
(4)由表中数据可知,45min时到达平衡,60min到90min,Cu(NH3)2Ac浓度增大0.9mol/L,Cu(NH3)2Ac?CO浓度减小0.9mol/L,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速率比0-30min快,应是改变条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加快反应速率,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不可能是增大压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可能是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