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的二价阴离子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符号.
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2)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______.
(3)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写物质名称).
(4)由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5)将乙元素的单质(除去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在其表面很快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触摸容器壁得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放出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请从有关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由分析可知:甲为钠元素;乙为铝元素;丙为氯元素;丁为硫元素.
(1)甲为钠元素,元素符号为Na;乙为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丙为氯元素,元素符号为Cl;丁为硫元素,元素符号为S.
故答案为:Na;Al;Cl;S.?
(2)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分别为NaOH、Al(OH)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A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NaOH>Al(OH)3.
故答案为:NaOH.
(3)氯气有强氧化性,氯气过量将Fe2+、Br-氧化为Fe3+、Br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
故答案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氯气.
(4)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为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pH>7.
故答案为:>.
(5)氯化铜溶液中铜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加入铝能置换出铜和氢气;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加快反应速率,铝与置换出的铜、氯化铜溶液形成原电池 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H2;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加快反应速率,铝与置换出的铜、氯化铜溶液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X、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
A.C、Si、Mg
B.Li、C、Mg
C.C、Mg、Li
D.C、O、M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
A.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B.3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能级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的原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A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 其阴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单质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 C 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1/4 D 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且与C同周期 E 与C同周期,其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E______.
(2)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周期______族.
(3)B、C、D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D单质与A、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由于A、B、C、D、E短周期五种元素.A是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为氢元素;B的阴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单质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则B为氧元素;B为氧元素,B的阴离子为O2-,C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原子有3个电子层,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1/4,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C为镁元素;D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且与C同周期,则 D为铝元素;E与C同周期,其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则E为氯元素.
所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镁元素;D为铝元素;E为氯元素.
(1)由分析可知,C为镁元素;E为氯元素,故答案为:镁;氯;
(2)E为氯元素,原子质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处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三;ⅦA;
(3)B、C、D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Mg2+、Al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O2->Mg2+>Al3+,
故答案为:O2->Mg2+>Al3+;
(4)D单质为Al,A、E形成的化合物为HCl,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 Al3++3H2↑,
故答案为:2Al+6H+=2 Al3++3H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天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原子核的融合反应。这与一百多年前普鲁特运用 思辨性推测出的“氢是所有元素之母”的预言,恰好“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科学研究中若能以思辨性推测为核心,就能加快科学的进程
B.普鲁特“既然氢最轻,它就是其他一切元素之母”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
C.“一致”是巧合,普鲁特的预言没有科学事实和理论支撑,只是一种猜测
D.“现代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诞生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