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一氧化碳不超标时,橙红色虽也会变黑却能很快复原。已知检测器的化学成分:亲水性的硅胶、氯化钙、固体酸H8[Si(Mo2O7)6]·28H2O、CuCl2·2H2O和PdCl2·2H2O(注:橙红色为复合色,不必细究)。
4-1? CO与PdCl2·2H2O的反应方程式为:?。
4-2? 4-1的产物之一与CuCl2·2H2O反应而复原,化学方程式为:?。
4-3? 4-2的产物之一复原的反应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4-1化学方程式? CO + PdCl2·2H2O = CO2 + Pd + 2HCl + H2O?(4分)
写PdCl2不写PdCl2·2H2O同时也配平,给2分。?
4-2化学方程式? Pd + 2CuCl2·2H2O = PdCl2·2H2O + 2CuCl + 2H2O? (4分)
写Pd + CuCl2·2H2O = PdCl2·2H2O + Cu给2分
4-3化学方程式 4CuCl + 4HCl + 6H2O + O2 = 4CuCl2·2H2O?(4分)
本题解析:竞赛是科学普及的一部分,要通过竞赛宣传化学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人民健康质量、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改善中的作用,以促进中学生关心发生在世界上和周围的新事物,激励他们为之奋斗,本题就体现这种思想。鉴于试题涉及的器件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命题人从中挑选了学生的知识背景足以理解的问题,也正好是该器件性能的主要化学原理,甚至提示应试者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舍弃不必细究的枝节,这本身也是一种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命题人在组题时进一步帮助应试人缕清器件化学原理的思考程序,分3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但每一个问题都留有需应试者通过原有知识基础来补充完善的内容,以此来考察应试者的应变能力。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CO和PdCl2·2H2O谁是氧化剂?当然有两种正好相反的假设,假设1,得到C和某种高价钯化合物,假设2,得到CO2和金属钯。哪一个假设正确?要从第二问得到启示。显然,第二问需要应试者自己得出结论的首先是CuCl2·2H2O不可能是还原剂,只可能是氧化剂,因为在水体系里铜的价态不能再升高。如果应试者没有这种基本思路,就无助于对第1问两种假设的抉择。有了这种思路,必然对“4-1的产物之一”对准C和Pd。问:其中哪一个可以跟CuCl2·2H2O反应?中学课本上讨论过碳的氧化,使用的都是强氧化剂,如空气中的氧气、浓硫酸、浓硝酸等,而且都需加热,可见碳不是强还原剂,把它氧化不那么容易,应当排除,于是“定音”,假设2是正确的,这是一箭双雕,既答了第1问,又答了第2问。当然,第2问又存在两种可能,铜被还原得铜(I)呢还是得铜(0)。怎样判断?需要第3问来帮助,第3问要求写出4-2问中产物之一被复原,自然是指铜(I)或铜(0)的复原。先不必问氧化剂是谁,应试者就清楚,铜(I)比铜(0)易复原,即容易被氧化。这是不是中学知识?笔者认为是。由此选择了铜(I)为第2问的答案,完成第2问的解答。再接着思考第3问:使铜(I)复原为铜(II)使用了什么试剂?首先要明确,它一定是氧化剂(应试者明确吗?),然后从器件化学组成中去找,找不到(有人会认为存在2Cu++2H+=2Cu2++H2的反应吗?),于是被逼到“华容道”上去了,只能选择空气中的氧气,别无它路,全题得解。当然,解完后应回顾器件的整个化学组成来讨论它们各自的作用,但试题没有设问,留给应试者自己思索。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气体后,溶液变浑浊的是 (? )
A.苯酚钠
B.酯酸钠
C.氢氧化钠
D.石灰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能和
反应生成溶解度比较小的物质的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碳反应得到无色气体Y,Y与CuO反应又可得X,则X、Y分别是(双选)…( )
A.CO2、CO
B.O2、CO2
C.H2O、H2
D.O2、H2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此题为常见气体的推断,由题意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硅酸盐可以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许多含氧酸及其盐均可以类似地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请按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规则改写下列物质: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2C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 3
B.3 : 1
C.1 : 2
D.2 : 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SiO2中Si从+4到0价,做氧化剂;C从0到+2价做还原剂。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