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应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实验目的是提高酸的浓度和溶液的温度,围绕加入试剂后对实验目的影响来分析解答.
解答:A、加入食盐,对反应液的酸度和温度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得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盐酸反应,降低了盐酸的浓度,不合题意,故B错误;
C、加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要放出热量,同时使溶液的酸性,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加固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降低了溶液的酸度,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将2.24 g的铁粉加入50 ml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KSCN无色溶液,不显红色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缤纷的焰火表演使节日和大型活动增添了辉煌与浪漫,这与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D.焰色反应只能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中呈现出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不论何种化合物,只要所含金属元素相同,灼烧时火焰颜色就相同;
B.有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没有颜色;
C.部分非金属单质燃烧时呈现一定的颜色;
D.焰色反应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也能呈现出来.
解答: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只要含有的金属元素相同,无论是何种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颜色都相同,所以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均为黄色,故A正确;
B.不是所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都有颜色,如铁及其化合物灼伤无颜色,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故C错误;
D.焰色反应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也能呈现出来,如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常识考查了焰色反应,需要注意的是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由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了0.1molCO2,试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KHCO3和MgCO3?②K2CO3和SiO2?③MgCO3和SiO2?④Na2CO3和NaHCO3.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由“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mol”得出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00,碳酸钙也是100,则样品中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00大,另一种比100少,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认为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
解答:①K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平均值不可能为100,故①错误;
②K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138,SiO2不与盐酸反应,认为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则平均值不可能为100,故②错误;
③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SiO2不与盐酸反应,认为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则平均值可能为100,故③正确;
④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Na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平均值可能为100,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用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一种物质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它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3
C.Fe
D.Fe3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铁在吸氧腐蚀时产生铁锈,此为原电池原理,负极2Fe-4e-=2Fe2+,正极4e-+O2+2H2O=4OH-,总反应式2Fe+O2+2H2O=2Fe(OH)2,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再分解生成氧化铁Fe2O3,这是红色物质,俗称铁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