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浓硫酸与氧化铁反应
B.浓硫酸与氢氧化铝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
参考答案:A.浓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浓硫酸表现出酸性,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浓硫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浓硫酸表现出酸性,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表现出酸性,故C正确;
D.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盐生成,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为探究足量锌与18.4mol?L-1浓硫酸的反应,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生成物成分的定性探究
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ρ=1.84g?mL-1)110m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
(1)研究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为证实相关分析,该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组装了图1装置,对所制了的气体进行探究.

①装置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②装置F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U型管G的作用为:______.
③有同学认为A、B间应增加图中的甲装置,该装置的作用为:______.
[实验II]硫酸浓度与生成气体成分的定量探究
为了定量测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最低浓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取18.4mol?L-1浓硫酸aml与足量的锌于A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某溶液并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1)A中产生的气体应通入图2中的______(填“乙”或“丙”)装置.
(2)有同学认为要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增加一个将反应生成的SO2全部排出的操作.但也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其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实验I、(1)随着硫酸浓度降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H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致使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Zn+H2SO4═ZnSO4+H2↑;
(2)①C装置是除去二氧化硫,可以用氢氧化钠(或KMnO4)等碱液吸收;D装置是浓硫酸,吸水干燥作用,
故答案为: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浓硫酸;
②F装置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G是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杂质气体的检验,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杂质气体的检验;
③A、B间应增加图中的甲装置是安全装置防止倒吸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实验Ⅱ、为了定量测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最低浓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取18.4mol?L-1浓硫酸aml与足量的锌于A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某溶液并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1)A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通入某溶液并测 定生成沉淀的质量,需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乙不与二氧化硫反应,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丙;
(2)锌过量,随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减小变为稀硫酸后和锌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可以利用氢气把二氧化硫全部排出,不需要增加装置将反应生成的SO2全部排出的操作,
故答案为:后产生的氢气会将其二氧化硫全部排入丙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2,有关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
B.属于羧酸的有2种
C.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D.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共4种,A选项正确;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丁酸和2?甲基丙酸,共2种,B选项正确;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有CH2OHCH2CH2CHO、CH3CHOHCH2CHO、CH3CH2CHOHCHO、CH2OHCH(CH3)CHO、(CH3)2COHCHO,共5种,C选项错误;存在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六元环状化合物,如
,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n bsp;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浸有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
(5)当D中产生______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6)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
参考答案:(1)装置A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将C氧化为二氧化碳;D中碘单质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I2+SO2+2H2O=H2SO4+2HI;
(2)设法使装置内外形成气压差,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先使气体充满B,用B中气体进行试验,故答案为:③①②;
(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
(5)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时出气口出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6)装置D的作用为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故答案为: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0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CaCl2(A)和碱石灰(B)的干燥管,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1.8 g,B管质量增加了4.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1)燃烧此有机物3.0 g需消耗O2(标准状况)?L;(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1)2.24L?(2)C2H4O2
本题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此有机物3.0 g需消耗O2的质量为1.8 g +4.4 g -3.0g =3.2g.n(O2)=3.2g÷32g/mol=0.1mo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2)n(H2O)= 1.8 g÷ 18g/mol= 0.1mol;n(CO2)= 4.4 g÷44g/mol=0.1mol。所以在3.0g该有机物中,含有H:0.2mol;C:0.1mol;O:(3.0g-0.2mol×1g/mol-0.1mol×12g/mol)÷16g/mol=0.1mol。所以该化合物的最简式是CH2O,其式量为30. 因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