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a?g聚苯乙烯树脂溶于bL苯中,然后通入c?mol乙炔气体,所得混合液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A.6︰1
B.12︰1
C.8︰3
D.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苯乙烯的化学式是C8H8,所以聚苯乙烯、苯和乙炔的最简式均是CH,因此所得混合液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2︰1.而与这些物质的含量无关,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2 NA
B.常温常压下
C.11.2 g乙烯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4 NA
D.在O2参加的反应中
E.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 NA
F.标准状况下
G.22.4 L CCl4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不正确,因为水解反应很微弱,不能放出氨气,氮原子数等于2 NA。
B正确11.2 g乙烯是11.2g÷28g/mol=0.4mol,所以根据乙烯的结构式可知,含有共用电子对0.4mol×6=2.4mol。
C不正确,例如和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中,1mol氧气得到2mol电子。
D不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用于气体摩尔体积,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物质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及试剂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CO2和SO2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
B.AlCl3和MgCl2与都反应生成沉淀;
C.乙醇和水混溶,乙醇溶于汽油;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解答:A.CO2和SO2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不能用于除杂,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AlCl3和MgCl2与都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将氯化镁杂质除去,故B错误;
C.乙醇和水混溶,且乙醇溶于汽油,应加入氧化钙,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根据性质选择实验方案,切记除杂时操作要简单,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为了保证制取的氯乙烷纯度较高,最好采用的方法
A.乙烷与氯气反应
B.乙烯跟氯气反应
C.乙炔跟氯气反应
D.乙烯跟氯化氢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取代反应中副反应多,产物复杂,难分离,所以为了保证制取的氯乙烷纯度较高,最好采用的方法乙烯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制备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以及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W为主体物质,X为杂质,Y是除去杂质所加试剂,Z是除去杂质所用方法,其中正确选用了试剂和处理方法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CH3COOH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水、二氧化碳,CH3COOC2H5不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也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HCl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CO2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气,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
C、I2易溶于CCl4,NaCl固体不溶于CCl4,通过过滤得到NaCl固体,而不是分液,故C错误;
D、NaHCO3溶液能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钙和水,Ca(OH)2溶液也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同时还引入了新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在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