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离子RO3n -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
A. A + n + 48 – x
B.A + n + 24 – x
C.A - n + 24 – x
D.A - n - 24 – x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R元素的质子数为Z,则x=Z+8*3+n,得Z=X—24—n,所以R得中子数N=A—Z=A—X+24+n,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已知M2+3d轨道上有5个电子,试推出:
(1)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各为多少?
(3)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1)1s22s22p63s23p63d54s2
(2)2? 7
(3)第4周期ⅦB族
本题解析:(1)根据鲍林的轨道近似能级图,3d轨道在第四能级组出现,M必定
为第4周期元素;因3d未充满,4p轨道肯定无电子。该元素失电子时,应
先失4s电子再失3d电子,故M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2)M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即4s2,最高能级组为(4s 3d 4p),共有7个电
子。(3)元素周期的划分是以能级组的划分为内在依据,元素所在周期数等
于核外最高能级电子所在的能级组数,故该元素属第4周期。对于ⅢB~ⅦB
族的价电子数与族数相同,该元素M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2,价电子数为7,
故M为ⅦB族。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填写下列空白。
?
(1)写出C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
(2)B单质与Fe2O3反应时,每消耗13.5g B时放热21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为防止A元素的氧化物AO2污染空气,科学家寻求合适的化合物G和催 化剂,以实现反应:
AO2+X催化剂A2 +H2O+n Z(未配平,n可以为0)。上述反应式中的X不可能是?(填标号)。
a.NH3?b.CO?c.CH3CH2OH? d.H2O2
(4)A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甲、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乙都是很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①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选填序号)。
选项
| a
| b
| c
| d
|
x
| 温度
| 温度
|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
y
| 甲的物质的量
| 平衡常数K
| 甲的转化率
|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
?
②25℃时,往a mol·L-1的甲的水溶液中滴加0.01 mol·L-1乙溶液,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呈中性(设温度不变)。滴加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所得混合溶液中A、D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A?2D(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中溶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b=?(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4分,7空,每空2分)(1)制备单晶硅、玻璃、光导纤维、建筑材料等(合理答案即可给分)
(2)2Al(s)+Fe2O3(s)=2Fe(s)+Al2O3(s)?△H=-852kJ·mol-1
(3)b? (4) ①a、c?;?②增强?; 大于;?
×10-9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B是第三周期元素。又因为B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所以B是铝元素,则A是N,C是Si,D是S。
(1)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单晶硅、玻璃、光导纤维、建筑材料等。
(2)B单质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
2Fe+Al2O3,由于每消耗13.5g B时放热213kJ,则消耗2mol铝放出的热量是
×213kJ=852kJ,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Al(s)+Fe2O3(s)=2Fe(s)+Al2O3(s)?△H=-852kJ/mol。
(3)根据方程式可知,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X一定失去电子,做还原剂。又因为反应中还有水生成,这说明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X不可能是CO,答案选b。
(4)①氨气分解的方程式是2NH3
N2+3H2,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少,a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b不正确;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转化率降低,c正确;增加氨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d不正确,答案选ac。
②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入硫酸生成强电解质硫酸铵,因此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如果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则溶液中NH4+水解,溶液显酸性。如果溶液显中性,则说明氨水过量,所以所得混合溶液中A、D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A大于2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NH4+)=c(OH-)+2c(SO42-),溶液显中性,则c(H+)=c(OH-),所以c(NH4+)=2c(SO42-)=2×
×0.01mol/L=0.01mol/L。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c(NH3·H2O)=
×amol/L-0.01mol/L,所以根据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可知,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
=
=
×10-9。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W、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Y<X<W
B.W、X、Y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0
C.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D.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C14,采用的是断代法;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这是工业上生产氮的方法。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故W、X、Y分别为H,C,N。A选项,错误,H原子半径小于C、N原子半径。B选项,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4+5=10,正确。C选项,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和H可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故C错误。D选项,W与Y可形成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中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e>c>b
B.六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固体中,d的熔、沸点最高
C.c的氢化物沸点比f的氢化物沸点低
D.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素”可推知: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由左到右逐渐减小知原子半径O>F,即b>c,错误;B、d为硅元素其单质为原子晶体,其他为分子晶体,d的熔、沸点最高,正确;C、c的氢化物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比f的氢化物HBr高,错误;D、b为氧元素除0价外,还有-1、-2等化合价,错误。
?
?
?
?
a:He
?
?
b:O
c:F
?
d:Si
e:P
?
?
?
?
?
?
f:Br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