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4分)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值?(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有效除去Ca2+、Mg2+、SO
,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选填a,b,c多选扣分)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4)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冷却、?(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5)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 2Cl--2e-=Cl2↑?( 2分)升高 ( 2分) (2)Ca2++CO32-= CaCO3↓,( 2分) Mg2++2OH-=Mg(OH)2↓?( 2分)
(3)b、c ( 2分) (4)蒸发; 过滤 (每空1分,共2分)
(5)2NaCl + 2H2O?="?2NaOH" + H2↑+ Cl2↑ Cl2+2NaOH=2NaClO+H2↑
或(2NaCl + 2H2O?="?2NaClO" + 2H2↑)?(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用来灭火的物质和金属钠以及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之间不能反应。
A、金属钠和水之间能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能燃烧,不能用水灭火,故A错误;
B、沙子不易燃,能将金属钠和空气隔离,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正确;
C、煤油是可燃物,不能用来灭火,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故D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HCO3比Na2CO3热稳定性强
B.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 NaHCO3对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B 正确 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
C 错误 Na2CO3不与NaOH溶液反应
D 错误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
Na2CO3> NaHCO3因为同样产生一摩尔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53克,而需碳酸氢钠84克。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实验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 实验序号 | 甲针筒内的物质 | 乙针筒内的物质 1 0.3gNa2CO3粉末 3mL稀HCl 2 0.3gNaHCO3粉末 3mL稀HCl 3 0.8gNa2O2粉末 3mlH2O
|
(1)实验1和实验2中,已知稀HCl均过量且质量分数相同,发生反应后,针筒活塞均
______(填“向外”.“向内”或“不”)移动.活塞移动较快的是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
(2)①实验3中的实验现象是:剧烈反应,针筒活塞迅速______(填“向外”.“向内”或“不”)移动.反应后将针筒置于空气中使其温度慢慢恢复至常温,发现此过程中针筒活塞慢慢向内移动,此现象说明实验3的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实验3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操作及现象是:
操作:打开弹簧夹K,压缩活塞使气体慢慢导出,______.现象:______.
③旋转甲.乙两个针筒,使中间导管口朝下,打开弹簧夹K,移动活塞,将实验3针筒中溶液压入滴有酚酞的20mL水中,溶液立即显______色,写出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1)由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针筒中压强增大,活塞向外移动;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大于碳酸钠的,所以装有碳酸氢钠的针筒活塞移动更快,即活塞移动较快的是实验2,
故答案为:向外;实验2;
(2)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导致针筒中压强增大,针筒向外移动;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根据题意“温度慢慢恢复至常温,发现此过程中针筒活塞慢慢向内移动”,说明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针筒活塞向内移动,
故答案为:向外;放热;
②实验3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气体,该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方法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导管口;小木条复燃;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显示红色,
故答案为:红;2Na2O2+2H2O═4NaOH+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钠粒投放到下列溶液中无沉淀产生的是(? )
A.FeCl2溶液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硫酸钠稀溶液
D.硫酸铜稀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金属钠和水的反应。A项生成红棕色的Fe(OH)3沉淀;B项有NaCl晶体析出;D项有Cu(OH)2沉淀生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