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为某汽车在不同速率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按汽车平均行驶1公里计算)
污染物/g·km―1
| 速率/km·h-1
|
50
| 80
| 120
|
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 8.7 0.6 0.7
| 5.4 1.5 0.6
| 9.6 3.8 0.8
|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污染物中CO含量最高
B.汽车速率为120 km·h一1时,污染最严重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 km·h-1
D.汽车速率增大时,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也随之增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速率为50 km·h-1时,污染物并不是最低的,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 km·h-1,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氯气进行消毒杀菌
B.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C.用SO2漂白食品
D.用Al(OH)3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原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杀菌消毒,通入的氯气少量,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较大危害。
B 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可使馒头变得松软。对人体不造成危害
C SO2有毒,虽然能漂白,但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不能用SO2漂白食品
D 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用Al(OH)3中和胃酸,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较大危害。
古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背景材料:①“神舟七号” 的防护层由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布组合而成;②光化学烟雾是导致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③汞是有毒的金属;④据环境质量监测所抽查显示,新装修住房甲醛含量七成超标。⑤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过大面积的赤潮。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神舟七号” 的防护层是复合材料,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2)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
(3) 打破水银温度计应撒上硫磺并扫干净
(4)为降低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
(5)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
A.(1)(2)(3)
B.(1)(2)(5)
C.(2)(3)(5)
D.(2)(4)(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烃中只含有碳和氢元素,故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是错误的,故(1)错误;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故(2)正确;打破水银温度计应撒上硫磺生产不溶于水的硫化汞,并扫干净,故(3) 正确;为降低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而不应该是关闭门窗,故(4)错误;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故(5)正确,所以(2)(3)(5)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结合最新的科技和环境污染的实例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考查,本题起点高,落点低,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选项A、C、D中分别产生污染性气体SO2、NO2、NO,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而选项B中的原子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性气体,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安徽省灵璧中学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2)许多学生轻视安全教育,在危险目前束手无策,例如震惊全国的12.25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事件中有309人丧生,死亡原因主要系含高浓度CO2、CO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浓烟所致。当火灾发生时,你认为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立即撤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报警
B.若逃生通道被堵,应迅速转移到窗口边或阳台上等待救援
C.若被困在室内,应立即封堵火、烟的进口,并站在室内最高处等待救援
D.若被困在火灾现场,应尽可能贴近地面向火势小、烟雾少的方向撤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火灾发生时,A项应立即撤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报警;B项若逃生通道被堵,应迅速转移到建筑物的高处,如窗口边或阳台上等待救援,易被救护人员及时发现;C项若被困在室内,应立即封堵火、烟的进口,但室内最高处不易被救护人员及时发现,而应及时背离火源的方向逃离;D项若被困在火灾现场,由于烟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尽可能贴近地面向火势小、烟雾少的方向撤离。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