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盐类水解的原理》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室温下,向0.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若恰好中和盐电离产生的H+,则c(Na+) =c(SO42-) =c(NH4+)。但是由于NH4+水解会使溶液显酸性,因此NaOH要稍微过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a+) >c(SO42-) >c(NH4+)>c(OH-)=c(H+),错误;B.0.1 mol/L NaHCO3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HCO3-),HCO3-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最终溶液显碱性,所以c(OH-)>c(H+)。盐的水解程度是微弱的。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大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所以c(HCO3-)>c(OH-)。故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H CO3-)>c(OH-)>c(H+),正确。C.Na2CO3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根据成分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参考答案:(1)①FeS(s)+Cu2+(aq)=" CuS(s)+" Fe 2+(aq)
②A C D
③c(Na+)>c(HSO3-)> c (H+)>c(SO32-)> c(OH-)。
(2)因为Fe电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还原性的Fe2+,将溶液中Cr2O72-还原为Cr3+,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若改用石墨电极,阳极产生的是Cl2,不能将Cr2O72-还原为Cr3+。
(3)负 2NH3+6OH--6e- =N2+6H2O 2.7×10-13;>
本题解析:(1) FeS尽管难溶,也有一定的溶解度,在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FeS(s)Fe2+(aq)+S2-(aq) ,由于Ksp(FeS)=6.3×10-18mol2·L-2>>Ksp(CuS)=1.3×10-36mol2·L-2,所以当溶液中含有Cu2+时,Cu2+就会与FeS电离产生的S2-结合产生更难溶的沉淀CuS。Cu2++ S2-=CuS↓,FeS再溶解电离,产生的S2-再反应变为CuS沉淀。最终能够把溶液中的Cu2+完全沉淀除去。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①FeS(s)+Cu2+(aq)=" CuS(s)+" Fe 2+( aq). ② SO2+H2O=H2SO3,溶液显酸性。A.当向其中加入Ba(NO3)2时,也就相当于存在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H2SO3氧化产生H2SO4.故会产生BaSO4沉淀。正确。B.假如能与BaCl2发生反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B.BaCl2+ SO2+H2O=BaSO3↓+2HCl. BaSO3能与HCl发生反应,所以在酸性环境不存在。即该反应是不能发生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C.酸性氧化物SO2能与碱发生反应:Ba(OH)2+ SO2=BaSO3↓+ H2O.正确。D.首先发生反应:2NH3+ SO2+H2O= (NH4)2SO3,然后发生:(NH4)2SO3+BaCl2= BaSO3↓+ 2NH4Cl .正确。因此选项为A、C、D。③由于SO2足量。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NaHSO3=Na++HSO3-。HSO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
H++SO32-和水解平衡HSO3-+ H2O
H2SO3+OH-。电离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因为所得溶液呈酸性,所以电离大于水解。c (H+)>c(OH-).在溶液中除了存在水解平衡外还存在H2O
H++OH-,SO32-只有HSO3-电离产生,所以c (H+)>c(SO32-)。电解质的电离程度:HSO3-> H2O。因此c(SO32-)> c(OH-)。无论HSO3-是电离还是水解都要消耗,所以c(Na+)>c(HSO3-).因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关系为:c(Na+)>c(HSO3-)> c (H+)>c(SO32-)> c(OH-)。(2) 用铁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Fe(OH)3沉淀生成,说明Fe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阳极,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Fe-2e-=Fe2+.产生的Fe2+有还原性,能将溶液中Cr2O72-还原为Cr3+,二者发生的反应为: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Cr3+与Fe3+水解产生Cr(OH)3和Fe(OH)3沉淀,从而可以降低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若阳极用石墨电极,则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是溶液中的Cl-失去电子。在阳极产生的是Cl2,就不能将Cr2O72-还原为Cr3+。(3)氨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X为N2,a电极作负极,电极反应为2NH3+6OH--6e- =N2+6H2O。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反应:O2+4e-+2H2O=4OH-。NH3·H2O
NH4++OH-,
- NH4++ H2O
H+ + NH3·H2O,
.将两式相乘,可得
。c (H+)·c(OH-)=K(电离) ·K(水解) ·c(H2O)="Kw." 所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2.7×10-13.水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也增大。由于2.7×10-13>1.0×10-14.所以温度高于25℃。
考点:考查沉淀的转化、SO2的除去方法、含有Cr2O72-的酸性废水的电解法处理、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电极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在a mL醋酸溶液中滴加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醋酸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1 mol·L-1,理由是________;
(2)b点,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3)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曲线上对应的点Q应在____;
A.2与a之间 B.a与b之间
C.b与c之间 D.a与c之间
(4)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a点,c(H+)>c(OH-)>c(CH3COO-)>c(Na+)
B.a点,c(Na+)>c(CH3COO-)>c(H+)>c(OH-)
C.c点,c(Na+)>c(CH3COO-)>c(OH-)>c(H+)
D.c点,c(Na+)+c(H+)=c(CH3COO-)+c(OH-)
参考答案:(1)大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只部分电离
(2)= (3)C (4)D
本题解析:(1)开始时,醋酸溶液的pH=2,c(H+)=0.01 mol·L-1,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未电离的CH3COOH,故c(CH3COOH)>0.01 mol·L-1。(2)b点,pH=7表示c(H+)=c(OH-),由电荷守恒式c(Na+)+c(H+)=c(OH-)+c(CH3COO-)得出:c(Na+)=c(CH3COO-)。(3)CH3COOH+NaOH=CH3COONa+H2O,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碱性,pH>7,曲线上对应的Q点应在b与c之间。(4)a点,溶液的溶质是醋酸和醋酸钠,溶液显酸性,醋酸是弱酸,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H+)>c(OH-);无论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其中都只存在Na+、H+、CH3COO-、OH-,所以一定有电荷守恒式,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0.1 mol/L的CH3COONa溶液和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符合实际的是
A.c(CH3COO-)>c(CH3COOH)
B.c(Na+)+c(H+)=c(CH3COO-)+c(Cl-)
C.c(CH3COO-)+c(H+)>c(Cl-)
D.c(CH3COO-)+c(CH3COOH)=c(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反应:X(g)+Y(g)2Z(g),b的压强一定比a大
B.图2表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b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C.图3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变化
D.图4表示明矾溶液受热时氢氧根浓度随温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图1所示反应:X(g)+Y(g)2Z(g),b比a反应速率快,可能是增大压强,也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错误;B.图2表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b表示的是活化能比原来小,应该是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正确;C.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Ca(HCO3)2+ 2NaOH =CaCO3↓+H2O+Na2CO3,因此立刻产生白色沉淀,故图示不能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变化的情况,错误;D.明矾溶液受热时发生水解反应产生Al(OH)3,使c(OH-)减小,故不能表示氢氧根浓度随温度的变化,错误。
考点:考查图示法在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原电池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