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可以准确判断有机化合物含有哪些官能团的分析方法是
A.质谱法
B.核磁共振氢谱法
C.元素分析仪
D.红外光谱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质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B.核磁共振氢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H原子位置类型;
C.元素分析仪 可确定分子中元素的种类;
D.红外光谱法可确定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类型。
点评:书写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方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法)及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B.分子式分别为C2H6、C5H12的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所以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2=1.0mol,因此氢原子的数目为NA,A正确;B、分子式分别为C2H6、C5H12的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一定互为同系物,B正确;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它们均是混合物,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D、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
转变为
方法为 (? )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2CO3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C.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D.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稀硫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先加入硫酸,生成邻羟基苯甲酸,然后再加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则酚羟基也和碳酸钠及氢氧化钠反应,A、B不正确。先加入氢氧化钠则生成
,若再加入稀硫酸,则将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因为羧基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2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其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A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A可以发生如图
所示转化关系,D的分子式为
C10H12O3,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由C制取B的装置,乙图采用甘油浴加热(甘油沸点290℃,熔点18.17℃),当甘油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将盛有C和浓硫酸混合液的烧瓶放入甘油中,很快达到反应温度.甲、乙两装置相比较,乙装置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8H8O3

(4)有利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本题解析:(1)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所以氧原子的个数是
。又因为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所以碳氢原子数是
,因此分子式为C8H8O3。
(2)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又因为A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还含有酚羟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
。由于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方程式为
。
(3)根据转化可知,A和C发生的是酯化反应,在生成D的同时,还有水生成。所以根据D的分子式和原子守恒可知,C是乙醇,因此方程式为
。
(4)采用甘油浴加热,有利于控制温度,溶液受热均匀,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常温下将甲烷与O2混合气体57ml点燃,充分燃烧后恢复原来状态,剩余气体为23ml,试计算混合气体的组成。
参考答案:甲烷 17ml; O2 ?40ml或甲烷 23ml; O2 34ml,
本题解析:解:设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分别x、y,
CH4+2O2
CO2+2H2O?△V
1? 2? 1? 2
x? y?57-23=34mL

所以x=17mL,
所以y=34mL,
由于17mL+34mL=51mL<57mL,剩余气体为57mL-51mL=6mL,若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则甲烷 23ml; O2 34ml,若剩余气体有氧气,则甲烷 17ml; O2 ?40ml。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相关计算,本题要注意在甲烷与氧气反应的,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有一种气体剩余,不能两种气体都剩余,所以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有两种可能,本题有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