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水B.在某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即证明有NH4+C.焰色反应实验中用硫酸清洗铁丝,灼烧后再沾取试样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实验题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4、填空题 (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Ⅰ:称取0.4g花生油样品,置于两个干燥的碘瓶(如图)内,加入10mL四氯化碳,轻轻摇动使油全部溶解。向碘瓶中加入25.00mL含0.01mol IBr的无水乙酸溶液,盖好瓶塞,在玻璃塞与瓶口之间滴加数滴10%碘化钾溶液封闭缝隙,以免IBr的挥发损失。步骤Ⅱ:在暗处放置30min,并不时轻轻摇动。30min后,小心地打开玻璃塞,用新配制的10%碘化钾10mL和蒸馏水50mL把玻璃塞和瓶颈上的液体冲洗入瓶内。步骤Ⅲ:加入指示剂,用0.1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力振荡碘瓶,直至终点。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①+IBr →②IBr+KI=I2+KBr③I2+2S2O32-=2I-+S4O62-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已知卤素互化物IBr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实验中准确量取IBr溶液应用?▲?,用方程式表示碘瓶必须干燥的原因?▲?。⑵步骤Ⅱ中碘瓶在暗处放置30min,并不时轻轻摇动的原因是?▲?。⑶步骤Ⅲ中所加指示剂为?▲?,滴定终点的现象?▲?。⑷反应结束后从液体混合物中回收四氯化碳,则所需操作有?▲?。
5、填空题 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⑴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⑵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⑶气体NOx与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下列__________(填字母)物质,得到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a.铁? b.氯气? c.高锰酸钾?⑷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时,要用HN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