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
A.淀粉KI溶液中变蓝,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酸性
C.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D.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说明Cl2具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氯气的性质
A.正确
B.由于氯气在溶液中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使酚酞褪色,排除
C.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生成了酸性物质,后褪色说明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排除
D.氯气将FeCl2氧化为FeCl2,与KSCN形成血红色的络合物,不正确
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Cl2O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 ℃,熔点-116 ℃。实验室可用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下图Ⅰ:

回答下列问题:
(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2。请模仿“图Ⅱ”在“图Ⅰ”A处补画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B中试剂a应选用?(填字母序号)。
a.CCl4? b.饱和NaCl溶液
c.浓H2SO4? d.饱和NaHCO3溶液
(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的物质Cl2O,该物质常温下为气体,方程式为?Cl2+?Na2CO3+?=?NaHCO3+?NaCl+?Cl2O
(4)对C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的橡皮塞、过滤装置。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步骤一: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
|
步骤二: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静置。
| 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
|
步骤三:
| ?
|
步骤四:
|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
|
?
参考答案:(1)见下图

(2)b (3)2 2 H2O 2 2 1
(4)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三:取a试管的上层清液于c试管中(或过滤,取滤液加入试管c),加入适量Ba(OH)2溶液(或加入稀HNO3,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白色沉淀(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HCO3。
步骤四:向试管b中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本题解析:(2)利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Cl2会含有HCl,所以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
(3)用倒配法配平。
即: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
(4)反应后的固体C中可能是Na2CO3、NaHCO3、NaCl的混合物。证明是否含有Na2CO3,用BaCl2检验;是否含有NaHCO3,用Ba(OH)2或稀HNO3检验;是否含有NaCl,用AgNO3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 ]
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
B.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
C.把溴水加入到淀粉KI溶液中
D.氢气和氯气等体积混合后强光照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为三氧化硫
B.氯水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质
C.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则二氧化硅为两性氧化物
D.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为次氯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有左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B也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应该是?(选填“冰水浴”或“热水浴”)装置。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
①?;②?;③洗涤;④干燥。
(4)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00 mL试样;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2 Na2S2O3 + I2 →Na2S4O6 + 2NaI)
(5)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g / L(用步骤中的字母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2KClO3+ H2C2O4
?K2CO3+CO2↑+2ClO2↑+H2O ?(2分)
(2)温度计 冰水浴 (2分)
(3)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2分)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守恒,反应整个过程中氯元素最终为-1价,所以FeSO4所失去的电子数相等,消耗的FeSO4的量也相等。 (2分)
(5)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颜色突然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2分) 135cV2/V1(2分)
本题解析:(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加热60℃,氯酸钾和草酸反应生成碳酸钾、二氧化碳、二氧化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KClO3+H2C2O4=K2CO3+CO2↑+2ClO2↑+H2O;
(2)要控制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在60℃时反应制得,应用水浴加热,可用烧杯(或水浴锅),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为收集二氧化氯,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所以应该采用冰水浴,故答案为:冰水浴;?烧杯(或水浴锅),温度计;
(3)根据信息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因此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为蒸发结晶和趁热过滤。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守恒,反应整个过程中氯元素最终为-1价,所以FeSO4所失去的电子数相等,消耗的FeSO4的量也相等。
(5)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定终点时,I2完全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
(6)设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x,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