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①?②?③?④
A.用①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B.用②装置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
C.③装置可用于氨气的收集、检验
D.④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①装置中的氯化铵分解后在试管口就会重新生成氯化铵,不会进到干燥管,错误;B、淀粉中的NaCl是通过渗析的方法来除,而不是过滤,错误;C、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错误;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 ?;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3)C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象?。
参考答案:
(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分)?分液漏斗(1分)?圆底烧瓶(1分)
(2)2NaNO2+(NH4)2SO4
2N2↑+Na2SO4+4H2O(2分)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1分)?除去水蒸气 (1分)?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1分)?
(4)N2+3Mg
Mg3N2(2分)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夜,加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4分)
本题解析:解此类物质制备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所制备物质的性质;并结合装置图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实验目的是制备Mg3N2,其原理是:N2+3Mg
Mg3N2,从图看此反应在装置E中发生。由装置A及药品可知,A是N2的发生装置,其装置类型为:液+液
制气型;所以(1)中气密性检验方法是最常规的方法--微热法,其仪器名称:a是分液漏斗,b是圆底烧瓶;
(2)制N2的反应,其原理是NH4+与NO2—间的归中反应,只要基础扎实,很容易写出化学方程式。
(3)制得的N2常混有O2、氮氧化物、水蒸气,它们都会对Mg3N2的生成带来干扰,O2和氮氧化物会氧化Mg粉使制得的Mg3N2不纯,水蒸气会使Mg3N2水解而生成Mg(OH)2 ;所以,C中利用Fe2+的还原性可除去O2及氮氧化物; D中用浓硫酸可除水蒸气。
(4)Mg3N2及Mg的检验是利用了如下反应: Mg3N2+6H2O= 3Mg(OH)2↓+2 NH3↑;Mg+2HCl=MgCl2+H2↑从而达到检验产物的目的。
【考点定位】本题是对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综合考查;围绕气密性检验、仪器名称、物质的制备原理、净化和产物的检验等问题思考。其解题的关键是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装置及作用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综合分析。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学生用图示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为铁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
(1)甲瓶内盛______?溶液,乙瓶内盛______溶液,分液漏斗内盛______溶液.
(2)实验先分离出一氧化碳,方法是先关闭______,再打开______.
(3)分离完一氧化碳后,再收集二氧化碳,方法是先关闭______,再打开______.
参考答案:(1)依据实验要求可知甲、乙装置应分别为除杂和干燥装置,根据CO和CO2性质可知甲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甲、乙应分别装NaOH溶液和浓H2SO4,甲吸收CO2后最后还应将其释放出来,显然b中应盛放酸,由于盐酸有挥发性,宜选择H2SO4.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硫酸;浓硫酸;
?(2)根据(1)的分析可知先分离得到的是CO气体,应关闭b打开a,故答案为:b;a;
(3)根据(2)分析知 后得到CO2气体,所以要打开b让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关闭a防止再进入CO,所以应关闭a打开b,故答案为: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 SO2、O2、HBr
B. NH3、O2、N2
C. NH3、CO2、HCl
D. H2、CH4、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2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乙二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实验,并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图中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C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
(2)①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②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后,装置F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简述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的实验方法(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铜单质和硫酸铜):?。
(4)①草酸和草酸钠(Na2C2O4)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MnO2氧化。KMnO4和草酸钠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实验室常用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操作如下:准确称取0.2000g草酸钠,放入锥形瓶中 ,加100mL稀硫酸溶解,用配置好的KMnO4溶液滴定。当加入1滴KMnO4溶液后,锥形瓶中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重复上述滴定操作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 滴定前
| 第一次终点
| 第二次终点
| 第三次终点
|
滴定管液面刻度
| 0.00mL
| 16.02mL
| 16.00mL
| 16.01mL
|
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