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农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或解释属于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K2CO3)能混合施用
B.化肥和农家肥(如绿肥)不可混合施用
C.“盐碱地”中有Na2CO3通过加石膏使之生成碳酸钙,这样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随着c(CO32—)浓度的降低,“盐碱地”的碱性降低
D.复合肥(如磷酸氢二铵)和生石灰能一起施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可双水解,营养流失;化肥和农家肥完全可混合施用;复合肥(如磷酸氢二铵)和生石灰能一起施用,两者将反应生成正盐磷酸钙,不能溶于水,不能被植物吸收。“盐碱地”中Na2CO3水解使土壤成碱性,即:CO32-+H2O
HCO3-+OH-,通过加石膏生成沉淀,减少c(CO32—)浓度,平衡左移,土壤碱性减弱。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固体Mg(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能使Mg(OH)2固体减少
B.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可加入适量稀硫酸抑制水解
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碳酸钠的溶液,可以得到碳酸钠固体
D.溶液导电过程是电解的过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
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热的纯碱液用于去油污
B.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饱和食盐水使甲基橙显黄色
D.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不能装在铁筒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的纯碱水解呈碱性,与油污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质物质;B中,加热氯化铁溶解,促进其水解;D中Al2(SO4)3溶液水解呈酸性,会与铁反应。只有C答案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0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1的氨水中:c(OH-)=3.0mol·L-1
B.呈中性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C.pH=2的稀盐酸中,c(H+)=c(Cl-)
D.pH=8的Na2SO3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没有确定溶液的温度,因此pH=11的氨水中c(OH-)不一定等于3.0mol·L-1,A不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c(H+)=c(CH3COO-)+ c(OH-),溶液显中性c(OH-)=c(H+),所以c(Na+)=c(CH3COO-),B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pH=2的稀盐酸中,c(H+)=c(Cl-) + c(OH-),C不正确;D、pH=8的Na2SO3溶液中显碱性,则c(Na+)>c(SO32-)>c(OH-) >c(HSO3-),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