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胶体》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故本题答案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 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
A.冷水?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用玻璃棒搅拌,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
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怎样检验制备的物质是否为胶体?______.
(5)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
(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能透过滤纸.
参考答案:(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故答案为:B;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胶体聚沉,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如继续加热会导致胶体聚沉,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正确;
(3)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当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Fe(OH)3胶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
故答案为: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Fe(OH)3胶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
(5)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溶液消除粒子所带电荷,会是胶粒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使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
(6)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胶粒之间相互排斥,而不易产生较大微粒而聚沉,故答案为: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B.胶体不均一不透明
C.溶液中溶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D.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不正确,胶体较稳定,静置后不容易产生沉淀,悬浊液静置后才产生沉淀;
B.不正确,有的胶体也均一、透明;
C.不正确,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为胶体粒子较大。
D.正确,胶体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nm之间。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NH3>PH3>H2S?
B.熔点:石英>食盐>冰?
C.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参考答案:A.非金属性N>S>P,则稳定性NH3>H2S>PH3,故A错误;
B.石英为原子晶体,食盐为离子晶体,冰为分子晶体,则熔点为石英>食盐>冰,故B正确;
C.因醋酸与碳酸钙反应、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则酸性为醋酸>碳酸>苯酚,故C正确;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小于1nm的为溶液,1nm~100nm的为胶体,则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试题《反应热计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