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都不发生凝聚的是?
①硫酸镁溶液?②硅酸胶体?③氢氧化铁胶体?④葡萄糖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电泳时,阴极蓝色加深,说明Cu(OH)2胶体微粒带正电荷。使胶体凝聚的方法有:①加电解质;②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如硅酸胶体);③加热。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Fe3+水解,所以FeCl3溶液显酸性,加入石灰石后,与水解生成的H+反应,促进了Fe3+的进一步水解,最后得到Fe(OH)3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X烧杯中分散质为FeCl3,Z烧杯中分散质为Fe(OH)3胶体和CaCl2,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
B.食盐水
C.酒精
D.碘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0分)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 g蒸发掉10 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 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
(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 100 g? (2) 47.5%
本题解析:(1)根据题给条件可知饱和溶液中每10 g水就溶有10 g KNO3。
S∶100 g="10" g∶10 g?S="100" g
(2)200 g未饱和溶液中含有的KNO3质量:
(200 g-10 g)×
="95" g
则:w(KNO3)=
×100%=47.5%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