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配制lOOmL0.5mol?L-1碳酸钠溶液
(1)配制碳酸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除托盘天平外,按实验使用先后顺序,写出主要四种)
(2)下列操作结果,导致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结果偏低的是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e.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刻度线.
参考答案:(1)配制100mL0.5mol/LNa2CO3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按照试验操作顺序需要使用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砝码、镊子)、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n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对溶质和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根据c=nV可得,不影响配制结果,故b错误;
e.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n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n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L(标准状况下),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物
B.气体A中二氧化硫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锌97.5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1.5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共含硫酸物质的量=0.1×18.5=1.85mol,剩余硫酸物质的量=1/2=0.5mol,所以消耗硫酸1.35mol,生成气体16.8/22.4=0.75mol,设生成SO2物质的量为x,氢气为y ,代入方程式: Zn+2H2SO4=ZnSO4+SO2+2H2O? Zn+H2SO4=ZnSO4+H2
2mol? 1mol? 1mol? 1mol
2x? x? y? y
可得2x+y=1.35? x+y=0.75,解得x=0.6mol,y=0.15mol
所以A、B对;消耗锌为65×(x+y)=65×0.75=48.75g,C错;转移电子2×(x+y)=1.5mol,D对。
点评:本题利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来计算,列方程式,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实验室要配制100mL1.0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1)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_____g.
(2)若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锥形瓶?B.200mL容量瓶?C.烧杯?D.胶头滴管?E.药匙?F.托盘天平?G.洗瓶
(3)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尚缺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
(4)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_____、______,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______.
(5)配制过程有以下操作:A.移液;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填序号).
(6)下列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参考答案:(1)配制100mL1.0mol?L-1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1.0mol?L-1×0.1L×58.5g/mol=5.9g,故答案为:5.9;
(2)实验操作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恢复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继续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反复颠倒上下摇匀,移入试剂瓶贴标签贮存.
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可以用洗瓶加水.
故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锥形瓶、B.200mL容量瓶,故选:AB;
(3)由(2)中的操作步骤可知,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还缺少的仪器为:玻璃棒、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玻璃棒;100mL容量瓶;
(4)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容量;配制最后需上下颠倒,反复摇匀,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温度;容量;漏水;
(5)由(2)中的操作步骤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E、A、C、(A)、D、F,故答案为:B、E、A、C、(A)、D、F;
(6)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不符合;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B符合;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恢复室温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
A.46∶9
B.32∶9
C.23∶9
D.16∶9